[实用新型]一种薄唇式节水蹲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77727.4 | 申请日: | 2014-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伟龙 |
| 主分类号: | E03D11/04 | 分类号: | E03D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唇式 节水 蹲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便器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唇式节水蹲便器。
背景技术
卫生陶瓷是千家万户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卫浴产品使用过程大量耗水,对资源的占用和环境的影响都很大,目前各卫生陶瓷生产厂家都在探索节水便器的生产技术,节水手段各显神通,有的通过采用大排水阀快速下水推动,有的采用附加设备推动虹吸快速形成,有的采用双水封大管径排污管,有的通过便器结构改良提供排污能力,这些方式都是在保证便器排污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排污用水量,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这些节水措施都集中排污管路的改造方面,忽略了对于便器下水通道和导水通道的优化。
现有技术中的蹲便器导水圈(如附图1所示)的设计是两个环形双导水通道,通常把靠近便盆的导水通道叫主导水通道4,远离便盆的导水通道叫副导水通道5,正常状态下在使用过程水必须充满环形主、副导水通道才能形成有效洗刷,这个环形空腔容积2升多,洗刷孔直接打在导水圈下端,冲洗时水流在填满主、副导水圈空腔过程中同时通过洗刷孔3流下, 这一过程要耗掉3升多作无用功的用水。把本来还有一定高度、有一定压力的水变成了完全没有压力仅仅靠自由落体的水,冲洗用水排放时的初速度和水流惯性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排污效果。这种导水圈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便器用水量大,冲洗压力低,排污和洗刷效果差的缺陷。鉴此,我们对现有便器导水通道结构的进行改良创新,并经实验验证,具有高效节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薄唇式节水蹲便器,解决用水量大的问题,能够提高便器冲洗用水整个冲洗过程的使用效率,达到高效节水、超强洗刷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唇式节水蹲便器,包括便器盆腔和导水圈,其中导水圈包括首尾贯通的主导水圈和副导水圈形成环形双导水通道,主导水圈沿便器盆腔环设在便器盆腔上沿内侧并开设有冲刷孔,副导水圈依蹲便器外周壁而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水圈沿便器盆腔上沿为水平设置,副导水圈沿外周壁的横向为斜向设置且截面的腔容渐趋缩小,主导水圈与副导水圈的液位线为高低梯级设置,副导水圈相对于主导水圈形成有一积水液。
所述副导水圈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夹角为圆弧过渡。
所述副导水圈首尾各设有一下凹容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主导水圈与副导水圈的液位线为高低梯级设置,采用主导水腔的厚度设计成还不到副导水腔厚度的一半的薄唇式结构,能使主导水圈的内部空腔比传统导水圈的内部空腔减少50%以上,并且使副导水圈相对于主导水圈形成有一积水液,副导水圈的大部分空腔都存满了水,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洗刷初期大量冲洗水用于添充主、副导水圈及其过程流掉的低效洗刷水,大大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节水、超强排污洗刷的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蹲便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面显示环形双导水通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正视图。
图5是图4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图4的纵向A-A剖视图。
图7是图4的纵向B-B剖视图。
图中:1蹲便器,2面板,3进水口,4主导水圈,5副导水圈,6盆腔,7冲刷孔,8排污口,9下凹容腔,10积水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薄唇式节水蹲便器,蹲便器的表面为面板2,其设有便器盆腔6和导水圈,其中导水圈包括首尾贯通的主导水圈4和副导水圈5。主导水圈4沿便器盆腔6水平环设在便器盆腔6上沿内侧并开设有冲刷孔7。副导水圈5依蹲便器外周壁而设,其沿外周壁的横向为斜向设置,截面形状呈上大下小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夹角为圆弧过渡,减少水流动的阻力提高流速,截面的腔容斜向方向也呈渐趋缩小,副导水圈首尾各设有一下凹容腔9用以与主导水圈4相贯通而形成环形双导水通道并利于双导水通道的流通。主导水圈4与副导水圈5的液位线为高低梯级设置,采用主导水腔4的厚度还不到副导水腔5厚度的一半的薄唇式结构,使主导水圈的内部空腔比传统导水圈的内部空腔减少50%以上,常态下副导水圈5的大部分空腔相对于主导水圈4形成有一积水液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伟龙,未经蔡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7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阈值电压实现电流的电流源
- 下一篇:电流源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