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7514.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越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1/00 | 分类号: | B60B21/00;B60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摩托车轮毂。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轮毂是摩托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零件,在行车过程中轮毂承受着车身和轮胎带来的各种作用力和冲击力,而摩托车轮毂往往都是通过轮胎来间接的与地面接触,而当轮胎内气不多的时候,由于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碰到凹坑或者石头的时候,轮毂会直接与地面或者石头接触,从而对轮毂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在出行的前,都需要查看下轮胎内气的情况。
而人们在查看轮胎内气的情况的时候,都需要将坐在摩托车上,然后用力按住所需要检查的摩托车轮毂所在的那端,然后再扭头去看轮毂瘪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直按住摩托车轮毂所在的那端,十分的费力,而且由于视角问题,无法很明确的得出轮毂瘪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查看轮胎内气的情况的摩托车轮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轮毂,包括轮辋、轮辐和轴安装座,所述的轮辋的两侧设有与轮辋同轴设置的挡圈,所述的挡圈的外环面上设有圆槽,所述的圆槽的轴线方向与挡圈的径向截面平行,所述的挡圈背对轮辐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圆槽相通的卡槽,所述的卡槽沿着圆槽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且每相邻的卡槽相互连通,所述的圆槽内设有滑动的柱状滑块,所述的柱状滑块的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动的弹性卡块。
优选的,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推力弹簧,所述的推力弹簧的一端与弹性卡块相对滑槽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滑槽可收容弹性卡块。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卡块由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挡圈的外环面上设有4个圆槽,所述的圆槽绕着挡圈的轴线方向均匀圆周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需要测量轮胎内气的多少的时候,转动摩托车轮毂,使柱状滑块位于最临近地面且与水平面垂直的位置,滑动柱状滑块,使柱状滑块相对地面的一端与地面接触,然后人坐到摩托车上,用力压所需要测量的摩托车轮毂所在的那一侧,轮胎由于受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而相应的,柱状滑块也会与地面接触而想要朝着圆槽内运动,这时弹性卡块就会发生变形,弹性卡块也就从其中一个卡槽进入另一个卡槽,柱状滑块也就一起发生了运动,当不用力压摩托车一侧的时候,轮毂又有一定程度反弹,而由于弹性卡块位于卡槽内,柱状滑块无法发生滑动,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柱状滑块的位置或者弹性卡块位于第几个卡槽内来得出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内的气是否充足,不需要一直压着摩托车的一侧然后再去看轮胎瘪掉的程度,也不需要由于坐在摩托车上侧着头去看轮胎瘪掉的程度而导致无法准确的看出,而在行驶的过程中,使柱状滑块整个位于圆槽内,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轮毂实施例的轴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轮毂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轮毂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柱状滑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轴安装座;2、轮辐;3、挡圈;31、卡槽;32、圆槽;4、柱状滑块;41、滑槽;5、弹性卡块;6、轮辋;7、推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轮毂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摩托车轮毂,包括轮辋6、轮辐2和轴安装座1,所述的轮辋6的两侧设有与轮辋6同轴设置的挡圈3,所述的挡圈3的外环面上设有圆槽32,所述的圆槽32的轴线方向与挡圈3的径向截面平行,所述的挡圈3背对轮辐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圆槽32相通的卡槽31,所述的卡槽31沿着圆槽32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且每相邻的卡槽31相互连通,所述的圆槽32内设有滑动的柱状滑块4,所述的柱状滑块4的侧面上设有滑槽41,所述的滑槽41内设有滑动的弹性卡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越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越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7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