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风光雨感应器的施工升降机工作环境监测和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6449.0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风光 感应器 施工 升降机 工作 环境监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的工作环境监测和报警,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所在施工工地的风力、光线、雨量的监测和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属于起重机械设备,多用于建筑过程中,是建筑工程垂直运输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施工升降机的承载结构自成体系,对建筑的依赖低,多采用强制驱动,在吊笼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通过齿轮和齿条传动系统,二者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升降机的上升和下降。施工升降机与室内电梯相比,缺少建筑物的包裹保护,容易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上施工现场管理措施往往不到位,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导致近年来不断有施工升降机的恶性事故发生。比如,在施工升降机工作时,由于不像塔式起重机那样有那么大的倾翻力矩,于是施工人员简单的以为工作倾翻力矩小就没有发生倒塌的危险,但实际工作环境中除了要考虑工作倾翻力矩外,风力矩对于施工升降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外来负载,如不科学的考虑暴风袭击的影响,就会为升降机倒塌事故埋下隐患;又比如,在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规范完整配备夜间照明系统的情况下,为加快工程进度或躲避施工监理部门的检查,在夜间操作施工升降机,从而增加了货物和人员的坠落事故发生的几率;还比如:施工升降机的导轨架、吊笼等都是不完全封闭结构,在暴雨天气时:一方面,因雨水的关系,升降机的齿轮和齿条之间的摩擦力受到影响,增加了吊笼滑落的风险,另一方面,升降机的操作控制设备中的电子元件也有可能遭受到雨水侵入,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进而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虽然现有的安全生产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但落地到施工现场的严格执行还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只能由人来监管等问题。当前施工工地基于人的监管或多或少存在人均监管面积大难以实时有效监管、监管不够严格、监管不够规范等问题,而且人的监管往往缺乏科学设备和手段支撑,比如上面提到的施工升降机所处环境的风力、光线、雨量通常都不能精确获取,只能凭主观经验指导相关操作人员是否停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风光雨感应器的施工升降机工作环境监测和报警装置,具有结构可靠、安装方便、能耗低、可设置、可交互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风光雨感应器的施工升降机工作环境监测和报警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风光雨感应器、中央处理控制模块、远程通讯模块;风光雨感应器具有风罩杯传感器、光敏感应电阻、表面式检测雨感器、传感器集成线路板、无线射频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中央处理控制模块具有无线射频模块、MCU单片机、声光报警器和不间断电源;远程通讯模块为基于GSM/CDMA网络的通讯芯片和天线。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施工升降机上,能够同时检测施工升降机所处环境中的风力、光线和雨量,当风力、光线、雨量的检测值超过设定的施工升降机安全工作的阀值时,装置通过声光报警器告知施工升降机的操作人员尽快完成当前操作并关闭施工升降机,当遇到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仍未关闭施工升降机的情况时,装置使用远程通讯模块以短信的形式将违规操作信息发送到监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以达到规范施工升降机操作,减少因在恶劣天气环境下操作施工升降机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风罩杯传感器;2、光敏感应电阻;3、表面式检测雨感器;4、传感器集成线路板;5、无线射频模块;6、太阳能电池板;7、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风光雨感应器、中央处理控制模块、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的风光雨感应器包含风罩杯传感器、光敏感应电阻、表面式检测雨感器、传感器集成线路板、无线射频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其中传感器集成线路板、无线射频模块和锂电池固定在全密封的风罩杯传感器的外壳内部,光敏感应电阻、表面式检测雨感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安置在外壳上;风罩杯传感器、光敏感应电阻和表面式检测雨感器通过信号线和传感器集成线路板连接;无线射频模块直接安装在传感器集成线路板上;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电源线和锂电池以及传感器集成线路板连接,为传感器和模块提供电力,并为锂电池充电以供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6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缓冲阻尼力的电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卷芯管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