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76188.2 | 申请日: | 2014-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腾;吕志聪;萧泽宏;林亿昌;陈嘉峰;锺利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3;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行电子产品为了使屏幕具有高亮度通常采用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做为背光源。然而,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含有波长范围在380微米至420微米的成份。波长范围在380微米至420微米的光线可穿透水晶体直达视网膜黄斑部,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导致光敏细胞死亡,最后造成黄斑病变,使眼睛视力下降,甚至进而丧失视力。
为了降低波长范围在380微米至420微米的光线对眼睛造成伤害,有人发展出一种用以贴于电子产品屏幕上的膜层结构。当膜层结构贴于电子产品的屏幕上时,膜层结构可滤除特定波长范围(如380nm~420nm)的光线,以降低屏幕发出的光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有些膜层结构是用数量众多的膜层组成,而导致膜层结构的厚度过厚。如此一来,膜层结构贴附于屏幕上时便对电子产品的外观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有些膜层结构虽然对波长范围在400纳米至700纳米的可见光穿透率高但对于波长范围在380纳米至420纳米的光线阻隔率低,而无法完善地保护电子产品使用者的眼睛。再者,上述均需在现有显示装置外进行增设相关的膜层结构,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其仍造成使用上及成本上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器,其组成构件的至少部分能达到保护使用者眼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液晶模块以及第一粘着层。背光模块包括光源与多个第一光学膜。第一光学膜叠置于光源上,其中至少一第一光学膜具有硬化膜层。液晶模块包括液晶元件与多个第二光学膜。第二光学膜分别配置在液晶元件的相对两表面,其中至少一第二光学膜具有硬化膜层。第一粘着层配置在第二光学膜与液晶元件之间。光源提供光线经由第一光学膜、第一粘着层、液晶元件与第二光学膜而射出显示器,硬化膜层与第一粘着层滤除部分光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触控模块,配置在液晶模块远离背光模块的一侧。触控模块包括触控元件、玻璃盖板以及第二粘着层。触控元件配置在液晶模块上。玻璃盖板配置在触控元件远离液晶模块的一侧。第二粘着层配置在触控元件与玻璃盖板之间。光源提供的光线进一步地经由触控模块而射出显示器,且第二粘着层滤除部分光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着层与第二粘着层分别包括胶体与散布在胶体中的多个滤光化合物,胶体包括亚克力聚合体、脂肪酸酯类可塑剂以及硬化剂。滤光化合物包括二苯甲酮、二苯甲酮的衍生物、偶氮苯、偶氮苯的衍生物、苯并三唑、苯并三唑的衍生物或其组合。滤光化合物对于波长范围为380纳米至495纳米的光线滤除率大于或等于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滤光化合物对于波长范围为400纳米至500纳米的光线滤除率大于或等于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着层与第二粘着层的粘着力分别大于或等于500g/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着层的厚度为25微米(μm)至35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粘着层的厚度为25微米至25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模块还包括油墨层,配置在触控元件与玻璃盖板之间且在之间形成段差空间。第二粘着层填充于段差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硬化膜层包括膜层本体与散布在膜层本体中的多个滤光化合物,膜层本体包括多官能基预聚体、光固化起始剂、稀释剂及溶剂、以及二氧化硅(SiO2)、硅氧烷(Silico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 crylate,简称PM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等光学粒子。滤光化合物包括二苯甲酮、二苯甲酮的衍生物、偶氮苯、偶氮苯的衍生物、苯并三唑、苯并三唑的衍生物或其组合。滤光化合物对于波长范围为380纳米至495纳米的光线滤除率大于或等于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滤光化合物对于波长范围为400纳米至500纳米的光线滤除率大于或等于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硬化膜层的厚度为1微米至50微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硬化膜层的雾度为0%至9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硬化膜层的透光率为50%至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6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炭粉激光硒鼓
- 下一篇:具有防水功能的液晶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