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5482.1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尹智勇;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裁剪 打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裁剪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打孔装置是一种在数控裁剪机工作中,用于对材料进行打孔和定位的装置。随着数控裁剪的普及,打孔装置也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
2012年3月7日授权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180673.1号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裁剪机的双打孔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平行的上固定板、上板、中板和下板,在所述的上板和中板间纵向贯穿有两根平行的下主轴,所述的中板垂直向下设有两个钻夹头和两个安装固定在钻夹头的钻孔杆,所述的钻孔杆是中空的圆柱体,且钻孔杆的外圆周面有刃口,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设有顶杆,所述的顶杆下方还设有垂直向下依次穿过下主轴、钻夹头和钻孔杆的清理针,下主轴通过钻夹头与钻孔杆连接。在所述两块中板与两块下板间纵向贯穿有四根平行设置的光轴,所述光轴上套设有弹簧。在两块下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钻孔杆对应的钻套,在上板上装有电机,工作中电机通过皮带与轴承相连,轴承与钻夹头相连从而带动钻孔杆高速旋转,然后通过气缸的运动推动中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在钻夹头上的钻孔杆整体向下移动,并对布料进行定位和打孔。当钻孔杆打完孔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中板沿着四根光轴恢复原位,同时清理针能够将粘在钻孔杆6上的材料碎片清理掉。在打孔过程中,所述中板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所述弹簧受到压缩将动能转换成弹性势能,打孔结束时,气缸停止作用,弹簧不再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弹簧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将弹性势能瞬间转换成动能,带动与中板相连的气缸的活塞连杆快速向上运动,从而导致设置在活塞连杆上的限位件与上板发生急速碰撞。这一方面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噪音,对工作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噪音污染;另一方面在频繁的碰撞过程中所述限位件及上板容易出现受损问题,从而影响了打孔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噪音较低且工作可靠性较高的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包括上板、中板及气缸,所述上板与中板横向平行设置,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上板上,在所述的上板和中板间纵向贯穿有下主轴,所述的中板向下设有钻夹头和安装固定在钻夹头的钻孔杆,下主轴通过钻夹头与钻孔杆连接,在所述中板与下板间纵向贯穿有光轴,所述光轴上套设有弹簧;所述上板和中板之间设置有可以缓冲中板向上运动速度的油压缓冲器。
进一步地,所述油压缓冲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板的下端面,所述油压缓冲器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中板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油压缓冲器的工作行程大于气缸的工作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的钻孔杆是中空的圆柱体,且钻孔杆的外圆周面有刃口。
进一步地,所述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板上方并与所述上板及中板平行设置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上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下方还设有垂直向下依次穿过下主轴、钻夹头和钻孔杆的清理针。
进一步地,所述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钻孔杆下端一侧且与所述中板平行设置的下板,在所述中板下侧面对应所述光轴设置有光轴座,所述光轴一端与所述光轴座固定,所述光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板固定,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光轴座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下板上表面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数控裁剪机用打孔装置通过在上板与中板之间设置一油压缓冲器,使得在打孔结束后,弹簧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瞬间转换成的动能被该油压缓冲器吸收并带动与中板相连的气缸的活塞连杆缓慢向上运动,避免了设置在活塞连杆上的限位件与上板发生急速碰撞的可能,从而降低了打孔装置的工作噪音,并解决了在碰撞过程中所述限位件或上板容易出现受损的问题,提升了打孔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孔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孔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油压缓冲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油压缓冲器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5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