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氧化物的离心制球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475406.0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公告)号: CN204087816U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肖成建;陈晓军;龚宇;黄洪文;陈平;赵林杰;冉光明;王和义;龙兴贵;汪小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G21B1/15 分类号: G21B1/15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卿诚
地址: 621999***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氧化物 离心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小球的制球装置,尤其是一种核聚变包层中锂氧化物小球的离心制球装置,属于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变堆采用氚增殖剂与中子反应生成氚来保证其燃料的“自持”,即聚变反应消耗的氚能从聚变堆生产的氚得到补偿。为此,每个聚变反应堆都设计有一个产氚包层,即氚增殖包层。在增殖包层中,通常用含锂的材料作为增殖剂与中子反应生成氚。

Li2O、LiAlO2、Li2ZrO3、Li2TiO3和Li4SiO4等锂陶瓷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机械力学性能和产氚性能等优点,是聚变堆主要的候选产氚材料,为满足聚变堆氚增殖包层的运行工况要求,氚增殖小球剂要求具有密度高、粒径小(0.4-2mm)、强度大、杂质少等特点。

现有的氚增殖小球成型的方法有很多种,方案主要包括熔融法、挤压成型法、溶胶-凝胶法、行星式滚动法和模具压制法。

熔融法(含喷雾和滴入两种)适合一步制备高密度锂氧化物陶瓷小球,但生产规模有限,实验室年产不超过250Kg/a;由于气体喷嘴与出料口直接接触或间隙很小,出料口受气体冷却作用,容易造成物料堵塞,另外其吹扫气为惰性气体,喷射速率快、耗气量大、成本高,小球粒径主要由气体流速和物料压力控制,较难实现稳态运行,粒径控制难度大,分布范围宽且能耗大。

挤压成型法、溶胶-凝胶法等属于湿法工艺,均是在混合物前驱体中加入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形成悬浊液浆料或凝胶,滴入有机液体或冷浴中成球,再通过干燥、烧结得到锂陶瓷小球,操作简单,但其制备的陶瓷微球密度低(70%T.D~80%T.D),成型度不好,表面粗糙,容易掉粉;并且湿法工艺制备出的锂基混合物胚体,需要进行高温烧结才能得到陶瓷微球;实验室产量小于100Kg,另外pH值、反应物浓度比、温度、有机物杂质等都会影响凝胶小球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锂氧化物的制球装置,其结构和操作简单,出料、成球速度快,避免出料口与小球成型装置的设计和加工难度,以扩大生产规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的锂氧化物的离心制球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熔融态或浆料态的锂氧化物滴入或流入到旋转的轴盘上;

(b)锂氧化物在离心力作用下飞离轴盘形成小球;

(c)用冷媒对小球进行收集冷却固定成型。

熔融态的锂氧化物或浆料态的锂氧化物滴入或流入轴盘上后,在轴盘的离心力作用下飞散出去后,依靠表面的张力收缩成球,然后用冷却介质收集,冷却固定成型,得到锂氧化物小球。如为熔融态的锂氧化物,则冷却介质挥发后即得到目标小球产品,如为浆料态的锂氧化物,则得到锂氧化物胚体,胚体经过烧结后得到目标小球产品。所述锂氧化物为Li2O、Li4SiO4、Li2TiO3、Li2ZrO3、LiAlO2等含锂元素的氧化物,按照现有配制工艺进行配制。

所述锂氧化物的离心制球方法,步骤(a)中通过调节锂氧化物的物料流量或/和轴盘的转速来调节制球的产量与粒径。

所述轴盘的转速控制在800-3000r/min范围,以保证球体具有较佳的成球效果和成球粒径。

所述锂氧化物的离心制球方法,步骤(c)中采用液态冷媒对小球进行收集。所述液态冷媒为液氮。

一种锂氧化物的离心制球装置,包括物料供给装置和设置于物料供给装置下方的轴盘,所述轴盘可绕轴心旋转。所述物料供给装置为制球提供锂氧化物物料,轴盘通过旋转提供离心力作用。

所述物料供给装置包括料腔,所述料腔的底部设置出料管口。料腔用于储存锂氧化物物料,出料管口用于物料的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口上设置有流量调节装置。所述出料管口的出口端为斜切结构。斜切结构便于物料的稳定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制球装置,所述料腔为开放式结构。开放式结构是指料腔的盛料腔体与大气连通,使得物料利用重力进行供料。

或者,所述料腔为封闭式结构,料腔上连通有压力调节装置。封闭式结构是指料腔的盛料腔体与大气隔绝,压力调节装置通过控制料腔的压力来控制出料的速度,提高调节的灵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5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