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片式电池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3120.9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廖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502;H01R1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片 电池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弹片式电池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电子产品(例如手机)中需要配备电池,电池与产品本体之间的需要通过电池连接器连接,以将电池的电量输送给产品本体。
参见图16-18所示,为目前的一种电池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座6及若干安装于绝缘座6中的端子7,所述绝缘座6中成型有若干用于容置端子7的端子槽61,绝缘座6前端面还开设有贯通端子槽71的穿孔62。
所述的端子7包括:相互固为一体的主体部71、弹簧部72、接触部73和引脚部74,其中,主体部71及弹簧部72容置于端子槽6中,接触部73穿过所述穿孔62显露于绝缘座6前端面外,引脚部74显露于绝缘座6后端面外。所述弹簧部72的基部721位于主体部71前方,且该基部721中部沿朝向主体部的方向弯折,形成一折弯面,该折弯面朝主体部71的方向凸伸,并与主体部71之间形成有间隔。
上述电池连接器通过端子7中弹簧部72自身的弹力,令端子7中接触部73与电池的电极形成稳定的电性接触。在端子中弹簧部72被压缩过程中,弹簧部72中基部721的折弯面与主体部71端面抵靠,以致可使端子7变形受限制,防止弹簧部72出现弹性疲乏的现象,还可防止弹簧部72与主体部71之间出现断裂的现象,以致提高端子的使用寿命。
但是,这样结构的端子7导致端子7的成型工艺变得复杂化,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具体而言,为了在端子中弹簧部72的基部721增加一个朝向主体部的折弯面,至少需要在模具上增设一个折弯的制程工段,且由于基部的尺寸较小,而金属自身回弹量大,导致折弯面的弯折尺寸不易控制,这样就增加端子加工生产难度。结合图19所示,在对端子7中弹簧部72的基部721增加一个朝向主体部的折弯面时,需要在模具8上开设一用于对端子7中弹簧部72的基部721成型折弯面的模型槽81,由于端子中的折弯面与主体部之间的距离较近,导致模具8中的模型槽81需要开设较深,即模型槽81底部与模具8的后端面之间变得较薄,以致在端子成型上述折弯面的时候易导致模具崩裂,这样不仅增加了端子生产的难度,还增加了模具成本,其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片式电池连接器,该弹片式电池连接器能够有效避免弹性电极端子出现弹性疲乏或断裂现象,且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高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弹片式电池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中成型有若干并列分布的端子槽及贯通端子槽与绝缘本体前端面的穿孔;若干弹性电极端子,该弹性电极端子包括:一主体部、成型于主体部前端的弹簧部、成型于弹簧部前端的接触部及成型于主体部后端的引脚部,其中,该弹性电极端子的主体部及弹簧部容置于端子槽中,接触部穿过所述穿孔显露于绝缘本体前端面外,引脚部显露于绝缘本体后端面外;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槽中设置有抵压块,该抵压块具有用于与所述弹簧部抵触的抵压凸点或抵压面;所述弹簧部包括一基板部,该基板部沿所述主体部上端向前弯折后再向下延伸形成,且该基板部呈直片状,并位于抵压块中抵压凸点或抵压面的前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压块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中端子槽的槽壁处,该抵压块下端成型有向前凸出所述的抵压凸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压块呈反L字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压块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中端子槽的槽壁处,该抵压块下端向后设置有一作为所述抵压面的竖直面及斜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下端插嵌固定有一绝缘后座,该绝缘后座上成型有若干所述的抵压块,该抵压块固定嵌入所述端子槽中,并落入弹性电极端子中的主体部与弹簧部之间,其中,抵压块前端与弹簧部中的基板部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绝缘后座中设置有贯通其上下端面的插槽,该绝缘后座沿其后端面向前开设有贯通该插槽的让位槽;所述弹性电极端子中的主体部嵌入该插槽中,引脚部落入该让位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压块呈反L字形,且该抵压块下端具有所述向前凸出的抵压凸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抵压块呈直条状,且其具有作为所述抵压面的竖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31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