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风扇离合器感温圈的对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2800.9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岳胜桥;龚达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风扇 离合器 感温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温机,属于技术硅油离合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风扇离合器感温圈的对温机。
背景技术
硅油风扇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高粘度的特性传递扭矩。利用散热器后面空气的温度,通过感温器自动控制风扇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温度低时,硅油不流动,风扇离合器分离,风扇转速减慢,基本上是空转。温度高时,硅油的粘度使风扇离合器结合,于是风扇和水泵轴一起旋转,起到调节发动机温度的作用。感温圈是硅油风扇离合器主要功能实现的关键部件之一。
硅油离合器装配工艺中,感温圈对温是一道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到离合器的风扇能否在感温圈作用下转动或者停止转动。在传统的装配过程中通常采用热风对温,这种方法受环境气温影响比较大,造成产品性能不稳定甚至废品。
申请号为20112045929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温机,其公开的内容中介绍一种对温机,采用的是热风对温的方法,环境温度对测试感温圈影响比较大,热风的温度不够恒定,感温圈测试时的温度也不够恒定,这样将导致测试不准确准确,不稳定,测量精度也不高,无法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恒温水浴对温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热风对温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测试风扇离合器感温圈的对温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恒温水循环装置以及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测试装置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所述上工装连接增压缸,所述增压缸能够驱动所述上工装朝向所述下工装移动,并对位于所述下工装内的所述感温圈进行挤压定位操作,所述恒温水循环装置能够使恒温水在下工装内循环流动,所述感温圈浸泡在下工装内的恒温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恒温水循环装置包括带有恒温加热器的水浴箱,以及分别将所述水浴箱和所述下工装连通的进水管和回水管,进水管上还设有水阀和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下工装是一个圆柱形水槽,当注入的恒温水到达设定高度时,多余的恒温水通过回水管回到水浴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下工装内有温度传感器,并电连接所述水阀和所述水泵,当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水浴箱会对所述下工装内进行水温进行补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当有所述感温圈浸入所述下工装的恒温水内时,计时器开始计时,所述感温圈在水温的作用下变形,其上的阀片慢慢随着感温圈的变形而转动,当阀片完全堵住阀板上的孔时计时结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计时器计时结束后,所述增压缸带动所述上工装对所述感温圈进行挤压定位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增压缸上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能够预先对所述增压缸的压力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下工装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对温机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PLC、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水泵、水阀、计时器和增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对温机上设有至少一组所述上工装和所述下工装,每个所述下工装连通一个所述水浴箱,或者若干个所述下工装共同连通一个所述水浴箱。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感温圈对温装置采用PLC、气动、液压、光电等自动控制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热空气对温的缺陷,对温效果好,质量稳定,自动补偿技术能保持温度的恒定,水浴测温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增压缸压力可调,适应不同品种的感温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机架,2、上工装,3、下工装,4、增压缸,5、水浴箱,6、回水管,7、进水管,8、水阀,9、灯管,10、工作台,11、控制面板,12、电控箱,13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