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分离沉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72579.7 | 申请日: | 2014-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昌;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大洋水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 地址: | 225268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离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磁分离沉降器。
背景技术
浆态床反应器是气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悬浮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层,以实现气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中液相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悬浮固体催化剂的载液。浆态床反应器和固定床相比要简单许多,它消除了后者的大部分缺点。浆态床的床层压降比固定床大大降低,从而气体压缩成本也比固定床低很多。可简易地实现催化剂的在线添加和移走。浆态床所需要的催化剂总量远低于同等条件下的固定床,同时每单位产品的催化剂消耗量也降低了70%。由于混合充分,浆态床反应器的等温性能比固定床好,从而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转,而不必担心催化剂失活、积碳和破碎。在较高的平均转化率下,控制产品的选择性也成为可能,这就使浆态床反应器特别适合高活性的催化剂。
浆态床反应器中,为便于于反应产物在反应器中形成浆态相,要求催化剂为细小颗粒,使得催化剂与费托合成产物的分离成为技术难题。中国专利CN03118581公开了一种浆态床反应器合成油和催化剂的分离工艺,将含催化剂的油浆输入一组分离单元,在分离单元中进行沉降以分离催化剂,其所用分离单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部的油浆分布管和位于壳体上下的上隔离板和下隔离板。由于催化剂的沉降,在分离单元下部形成浓缩油浆,也是利用重力进行沉降,重力沉降存在分离时间长,而且设备比较复杂,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时间短,分离效率高的一种新型磁分离沉降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罐体,罐体下部为漏斗式结构,罐体内设有一竖直放置的隔离管,隔离管下端位于罐体下部内,隔离管上端伸出罐体外,隔离管内设有一隔板,隔板上方设有一磁铁,磁铁通过连杆与安装在支架上的电机连接,隔离管上设有合成油出口管,合成油出口管的出口端位于罐体外,合成油出口管位于隔板下方,罐体下端设有磁性催化剂出口,隔离管上设有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分别位于隔板上方,罐体侧边设有浆液进口位于合成油出口管下方。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气相连通口。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温度机。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采用磁分离使得分离时间短,提高了分离效率,而且通过采用氮气保护磁铁,使磁铁在恒温下工作,避免消弱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使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罐体的俯视图。
图中1是罐体、2是隔离管、3是隔板、4是磁铁、5是连杆、6是支架、7是电机、8是合成油出口管、9是磁性催化剂出口、10是氮气进口、11是氮气出口、12是浆液进口、13是气相连通口、14是温度计、15是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磁分离沉降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下部为漏斗式结构,罐体1内设有一竖直放置的隔离管2,隔离管2下端位于罐体1下部内,隔离管2上端伸出罐体1外,隔离管2内设有一隔板3,隔板3上方设有一磁铁4,磁铁4通过连杆5与安装在支架6上的电机连接,隔离管2上设有合成油出口管8,合成油出口管8的出口端位于罐体1外,合成油出口管8位于隔板3下方,罐体1下端设有磁性催化剂出口9,隔离管2上设有氮气进口10和氮气出口11分别位于隔板3上方,罐体1侧边设有浆液进口12位于合成油出口管8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1上端设有气相连通口1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1上端设有温度机1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1上端设有压力表15。
催化剂浆液从浆液进口12进入罐体1内并向下流动,催化剂浆液由隔离管2底部进入隔离管2内部,磁铁4下降将带有磁性催化剂截留,合成油从合成油出口管8流出,当截留的磁性催化剂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磁铁4提升,磁性减弱,磁性催化剂因重力下降从磁性催化剂出口9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大洋水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大洋水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2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