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1143.6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常忠勇;王伟;卓云;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6 | 分类号: | E21B3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单流道铣捞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柱,具体涉及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
背景技术
由于很多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压实效应不强,井壁稳定性差,钻进中极易发生垮塌。如果垮塌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大肚子井段。而一旦发生钻具事故,井内沉砂多,既使用高粘钻井液、高密度钻井液反复循环带砂,开泵时,砂子都堆积在大肚子井段里,一停泵,砂子又落到井底,反复带砂不尽,给套铣后的打捞带来极大困难。造扣成功后,由于落鱼环空被大量重复下沉的砂子堵塞,落鱼被卡,落鱼水眼又不通,无法采取其它方法解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包括上接头、过渡部分和下接头;其特点是:上接头位于管柱上部,下接头位于管柱下部,上接头与下接头通过过渡部分连接;过渡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上接头具有上小下大的锥度,下接头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度;上接头与钻杆或钻铤相连接;过渡部分与铣筒内壁连接;下接头通过丝扣依次连接旁通阀、安全接头和打捞工具;铣筒底部连接铣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打捞成功后能在落鱼环空建立起循环通道,把落鱼环空的沉砂循环带至上部井段,确保落鱼顺利起出,从而解除事故,该管柱特别适应于落鱼环空反复带砂不尽的复杂情况处理;能有效提高打捞效率,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降低事故损失,为井下落鱼打捞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广泛应用在石油、天然气钻井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包括上接头2、过渡部分3和下接头4;上接头2位于管柱上部,下接头4位于管柱下部,上接头2与下接头4通过过渡部分3连接;过渡部分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上接头2具有上小下大的锥度,下接头4具有上大下小的锥度;上接头2与钻杆或钻铤相连接;过渡部分3与铣筒8内壁连接;下接头4通过丝扣依次连接旁通阀5、安全接头6和打捞工具7;铣筒8底部连接铣圈9。
套捞施工步骤:通井至鱼顶,确保井眼畅通;将可变单流道铣捞管柱下至鱼顶,用铣筒8底部的铣圈9套铣,并循环冲洗鱼顶,投球,再打开钻具旁通阀5,用打捞工具7打捞鱼顶,在落鱼环空建立起循环通道1,把落鱼环空的沉砂循环带至上部井段,清洁落鱼环空,采取泵带单根方式,将落鱼带至安全井段,最后起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1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保护测井井下仪器的实时监控装置
- 下一篇:超薄USB母座和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