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化硅微粉整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774.6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华锐微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B02C17/1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53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硅微粉整形机,属于微粉整形装置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碳化硅微粉是指利用JZFZ设备来进行超细粉碎分级的微米级碳化硅粉体。碳化硅微粉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为中碎、筛分、整形、酸洗、粉碎、分级和二次分级等步骤,碳化硅微粉在中碎筛分后首先要进行整形处理,微粉直径进一步缩小,初步改善研磨用料品质。而现有技术中所用整形机,仅是对微粉进行粗略研磨,其研磨用料品质较低,且其中易混杂杂质,为后续的分级处理增加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研磨品质低,研磨料中混杂杂质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磨品质高,有效去除杂质的碳化硅微粉整形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碳化硅微粉整形机,包括机体1和支腿2,特殊之处在于机体1内设有搅拌轴3,搅拌轴3上方连接有电机4,所述搅拌轴3上安装有螺旋角度为28-32°的螺旋桨叶5;所述机体1内设有介质球6,机体1侧壁上部设有溢流槽7,下部设有进料口8;所述介质球6数量加至机体1高度3/5-7/10处,溢流槽7设于机体1高度4/5-9/10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旋桨叶5的宽度为其厚度的1.5-2.5倍,以使螺旋桨叶具有一定硬度的同时,能够灵活搅动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是,设计介质球6的直径不大于螺旋桨叶5的厚度,且其由坚硬材质制成,不大于螺旋桨叶厚度的介质球配合螺旋桨叶摩擦打碎碳化硅微粉,以对碳化硅微粉粒径进一步缩小,并对其进行磨损,减小其锋锐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料口8设于机体1的1/4-3/10处,既便于进料,又避免机体底部原料轻易逸出。
该碳化硅微粉整形机,搅拌轴上厚实的螺旋桨叶,配合数量众多的介质球,对加入机体内的混合物磨损挤压,缩小原料微粉直径,且能减小微粉锋锐度,充分改善原料品质。同时机体上部设有的溢流槽,可在对原料整形过程中,排出混杂了软类杂质的污液,有效提高原料的纯度,便于碳化硅微粉后续的品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碳化硅微粉整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支腿;3:搅拌轴;4:电机;5:螺旋桨叶;6:介质球;7:溢流槽;8: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碳化硅微粉整形机,包括机体1和支腿2,机体1内设有搅拌轴3,搅拌轴3上方连接有电机4,所述搅拌轴3上安装有螺旋角度为30°的螺旋桨叶5;所述机体1内设有介质球6,机体1侧壁上部设有溢流槽7,下部设有进料口8;所述介质球6数量加至机体1高度3/5处,溢流槽7设于机体1高度4/5处,进料口8设于机体1的1/4处,既便于进料,又避免机体底部原料轻易逸出。
其中,机体1高度为2m,底面直径为80cm;螺旋桨叶5的宽度为10cm,厚度为5cm,以成本和搅拌性能综合考虑,使螺旋桨叶在具有一定硬度的同时,能够灵活搅动混合物。介质球6设计的直径等于螺旋桨叶5的厚度,且其由坚硬材质制成,不大于螺旋桨叶厚度的介质球配合螺旋桨叶摩擦打碎碳化硅微粉,以对碳化硅微粉粒径进一步缩小,并对其进行磨损,减小其锋锐度。
通过该整形机对碳化硅微粉进行整形,实现将原料与水分离,整形出不同粒径级别的碳化硅微粉,同时也将原料中的软类杂质进行祛除,有效改善原料品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碳化硅微粉整形机,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其区别仅在于螺旋桨叶的宽度为其厚度的2.5倍,螺旋桨叶相比于实施例1更为厚实、坚硬,其在搅拌混合物过程中,微粉更易被破碎,但搅拌轴的旋转速度会受到影响,搅拌速度较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碳化硅微粉整形机,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介质球6设计的直径小于螺旋桨叶5的厚度,介质球6的直径较小,在搅拌挤压碳化硅微粉过程中, 其挤压力度较小,相比于实施例1,其整形时间较长。
以上实施例不是穷举,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所给出的实施例,如进料口还可以设于机体的3/10处,螺旋桨叶的宽度为其厚度的1.5倍、1.8倍、2.3倍,介质球数量加至机体高度7/10处,溢流槽设于机体高度9/10处,进料口设于机体的3/10处等。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路所能实现的所有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华锐微粉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华锐微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耐磨钢球
- 下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浆料球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