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0177.3 | 申请日: | 2014-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颜波;房桂芹;张健;张卫怡;张勇;刘同;李超;张凤伟;刘闵;武玉强;廖静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郭平平;孙海波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在建筑工程中用于空架电缆用的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施工现场,电缆线路应该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而传统方法多使用穿线管固定架空的方式,其敷设及拆卸过程耗费大量人工,且穿线管易损坏,无法有效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防水效果较差。
申请号为“201210383594.X”,申请公布号为“CN102996901A”,名称为“一种槽式电缆支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槽式电缆支架,包括端口为开口结构的支架体,支架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等间隔分布的若干个通风孔,各通风孔上均设有防尘滤网。该槽式电缆支架虽然可以起到电缆支撑的作用,但是其仍然存在敷设及拆卸过程耗费大量人工和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210450243.6”,申请公布号为“CN103807505A”,名称为“一种电缆线支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缆线支架,包括架体,在沟体内墙壁上固定有底座,底座与架体铰接。该电缆线支架虽然也可以起到电缆支撑的作用,但是其仍然存在敷设及拆卸过程耗费大量人工和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
总体来说,现有的在建筑工程中用于空架电缆用的电缆支架,多存在敷设及拆卸过程耗费大量人工,无法有效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及防水效果较差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的电缆架空用支架,以满足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敷设及拆卸过程耗费大量人工,无法有效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及防水效果较差等问题,满足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支架,包括支架体;支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内侧支撑块靠近墙体设置,外侧支撑块设置在内侧支撑块的外侧;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平行于墙体交错设置,内侧支撑块的顶面高度低于外侧支撑块的顶面高度,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与墙体形成放置电缆的槽;内侧支撑块的顶面和外侧支撑块的内侧面形成放置电缆的槽的部分敷设有绝缘层;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固定在墙体上。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设置在导轨上,导轨固定在墙体上。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靠近墙体的一侧设有导向块,导轨上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内侧支撑块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相配合设置在导轨上。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导轨设为框形结构,框形结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内侧支撑块靠近墙体的一侧相对应的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导轨通过导轨固定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导轨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个导轨固定螺栓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上部位置处和下部位置处。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导轨固定螺栓采用膨胀螺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导轨固定螺栓采用M8膨胀螺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通过支架固定螺栓固定在墙体上。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外侧支撑块的外侧设有提升扳手。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提升扳手设置在支架固定螺栓上。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提升扳手设为可拆卸的结构。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支架固定螺栓采用膨胀螺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支架固定螺栓采用采用M8膨胀螺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支撑块通过中间套管相连接。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设为一体结构。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采用木方。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内侧支撑块和外侧支撑块平行于墙体的截面的尺寸为50X80mm。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绝缘层采用绝缘胶皮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0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