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装配结构及其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9397.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范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27;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38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装配 结构 及其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管装配结构及其手机。
背景技术
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实现传热的传热元件,其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可逆性、恒温热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宇航、军工等行业。现有的热管相对较厚,不适于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而普通的散热模组已经无法满足电子产品对厚度及性能的要求。
目前的手机厚度越做越薄,自然导致其内部的结构空间非常紧张,如何在整机中装配热管,并保证其有足够空间发挥散热性能成为一个技术难点。目前上市的具有热管的手机机型,由于热管尺寸较小,其散热性能十分有限。因此,如何改进热管的结构,使其在保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超薄电子产品上去,成为现代热管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热管装配结构及其手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轻薄化,结构空间紧张,致使热管尺寸偏小,而导致散热性能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热管装配结构,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包括热管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热管本体上的电性组件,所述热管本体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折边结构,所述长边和所述短边相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长边的一侧边缘或者左右两侧边缘垂直弯折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述长边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电性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起始于所述长边与所述短边的交接处,并终结于所述长边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为截面呈U型的型槽,所述容置槽顶部的开口朝向所述热管本体的上侧或者下侧。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为截面呈L型的型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热管本体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电性组件包括PCB板/FPC板/RF线,以及设于所述PCB板/FPC板/RF线上的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管装配结构,通过将热管本体长边一侧或者两侧垂直弯折形成容置槽,一方面提高了热管本身的强度,另一方面可将电性组件容置于该容置槽中,合理利用了结构空间,实现了热管的装配,同时也保证了热管内部的空气通路,优化了其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手机,包括电池盖组件,以及上述的热管装配结构,所述热管装配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盖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还包括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设于所述热管本体一侧且与所述电性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盖组件上侧的前壳组件,所述前壳组件上设置有触控屏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采用了上述热管装配结构,从而合理利用了结构空间,优化了手机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二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三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四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四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五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五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六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管装配结构实施方式六的侧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93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线智能充电电子浮标
- 下一篇:具有照明功能的鱼竿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