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水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9150.2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夏顺礼;赵久志;张友亮;姜点双;云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水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插座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动汽车用漏水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事业的发展,电动车的款式越来越多,对应的充电插座形状增多,由此对于充电插座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充电插座防水安全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当充电插座内有水时,易导致电器元件失效,严重的会导致插座和插头内短路。因此,要求充电插座要防止水进入充电插座内,保证充电插座安全性能。
充电插座少量进水会使插座内部插针导电性能降低、导致充电插座工作失效。甚至引起充电插座内部短路,导致电动车无法正常充电。插座内部进水还会对插座插针、螺栓等进行腐蚀,严重影响机械部件寿命。
现技术的充电插座是通过在插座的外部设置有一个防护盖的方式来实现防漏水的功能,可以说,现有的防护盖结构对于撒水等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对于浸水,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技术提出改进方案,实现充电插座不仅具有防漏水结构,而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漏水防护装置,包括有充电插座、防护盖及密封圈;所述充电插座设置有至少一个充电插口;
所述防护盖的一边同所述充电插座活动式连接;所述防护盖同所述充电插座卡接;
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充电插座的法兰面正对;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环形凹槽靠近中心的侧边的高度高于另一侧边。
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防护盖之间通过固定带活动式连接。
所述防护盖的数量为一个或与每个所述充电插口的数量相配合。
所述防护盖的侧边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充电插座上设置有突出结构。
所述突出结构上设置有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电插座涉水时,充电插座密封圈能够实现防水功能,能够阻止外部水进入充电插座内部,不会引起插针生锈或内部短路。
2、本产品简易可靠,批量性制作成本低廉,防水效果明显。
3、对于不同新能源汽车需求,只要更换TPRR固定带长度的尺寸即可匹配,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固定在防护盖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与充电插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漏水防护装置,包括有充电插座4、防护盖1及密封圈2;所述充电插座4设置有至少一个充电插口。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为现有技术,也即现使用的充电插座包括有单一充电插口的充电插座也可以是包括有两个以上充电插口的充电插座,每个充电插座均由导线与电源连接。
防护盖1同所述充电插座卡接,防护盖1的一边同充电插座4通过固定带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由TPEE材质制作,该材质制作的固定带现常用于传统油箱口盖的固定带,其经久耐用已经得到验证。对于不同新能源汽车需求,只要更换TPRR固定带长度的尺寸即可匹配,方便有效。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盖在盖于充电插座后的俯视图为缺边的圆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防护盖对应一个充电插口。防护盖1的内表面边缘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与充电插座的法兰面正对;密封圈2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1内,环形凹槽11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圈2的厚度。
防水密封圈采用硅橡胶压注工艺制作,将硅橡胶密封圈固定在防护盖壳体内,在充电插座防护盖盖在充电插座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部雨水等进入充电插座内部。
该充电插座防护盖的安装顺序如下:
1)安装密封圈:先将密封圈2用单面背胶固定在充电插座防护盖1内。
2)固定带3连接充电插座4及防护盖1:将固定带3一端固定在充电插座安装孔41,另一端固定在防护盖固的安装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9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天然气干燥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效抑制阿尔采末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