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搓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939.6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 |
主分类号: | B65H81/06 | 分类号: | B65H8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姚伟旗 |
地址: | 44151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设备,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搓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灯芯上的导电端子跟绝缘材料一体成型后,常处于弯曲状态,采用机器或人工的方式,将导电端子拉直后,还需对导电端子进行搓线处理,从而使导电端子紧贴在灯芯的主体部上。
然而,现有的工艺中,常采用手工的方式将导电端子进行搓线处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采用人工搓线的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力物力,而且效率不高,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平高、无需人工操作的搓线装置。
一种搓线装置,包括固定架、驱动装置、离合装置、二连接臂、二搓线组件及轴连件,所述驱动装置和离合装置均装设于固定架上,所述二连接臂上端分别枢接于离合装置上,每一搓线组件对应装设于一连接臂的下端,所述轴连件两端分别与驱动装置、搓线组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轴连件带动搓线组件工作,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安装板、分别枢接在安装板上的二转盘、连接二转盘的偏心连接块、与其中一转盘固定的摇杆、及连接该摇杆的自由端的推拉件,所述每一转盘通过一转轴与一连接臂固定连接,转轴穿设并枢接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设置在安装板的外侧,所述连接臂设置在安装板的内侧,该偏心连接块的两端分别通过一销钉与二转盘的偏心位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连接块的两端与二转盘的连接处位于二转盘上下相反并且左右同侧的位置,偏心连接块的一端连接一转盘的右上侧部、另一端连接另一转盘的右下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电机、二传动轴、一输出齿轮、二传动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电机连接,电机带动输出齿轮转动,所述传动轴呈竖向设置,二传动轴设于输出齿轮两侧并分别通过轴承装设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传动齿轮装设于传动轴上端并与输出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搓线组件包括定位件,竖向装设于定位件上的立杆及装设于立杆下端的搓线轮,所述定位件装设于连接臂上,所述立杆可相对定位件转动,所述轴连件的两端分别与立杆的上端、传动轴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一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与一传动轴呈上下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轴连件为一链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搓线装置通过将搓线组件装设于连接臂上,连接臂与离合装置枢接,离合装置调节二搓线轮之间的间距,使灯芯夹设于两搓线轮之间,同时,驱动装置通过传输带带动搓线轮转动,从而将灯芯上的导电端子进行搓线处理,自动化水平高,无需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灯芯搓线前后的示意图。
图2、图3为其它实施例灯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搓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搓线装置的前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搓线装置的后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搓线装置对灯芯进行搓线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搓线装置,用于对送料装置上的灯芯10进行搓线处理。所述灯芯10用于汽车尾灯照,该灯芯10包括一主体部11、罩设于主体部11一端并与主体部11连接的灯帽12、连接于灯帽12自由端的延伸部13、穿设于延伸部13和灯帽12上的导电端子组14、及若干灯丝16、16a、16b,所述导电端子组14两端分别伸出于灯帽12及延伸部13外,该导电端子组14包括一输入端子及一输出端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灯芯包括一组导电端子组14,所述灯芯还包括若干挂勾15,所述挂勾15一端固设于延伸部13上,该挂勾15另一端伸出于延伸部13外,所述灯丝16两端分别与输入端子、输出端子连接,灯丝16的中部装设于挂勾15上,灯芯10的工作电压为220V、110V中的一种。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灯芯10包括一组或一组以上导电端子组14,所述灯丝16a、16b中部卷曲成螺旋状,每一灯丝16a、16b,两端分别与输入端子、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灯芯10的工作电压为6V、12V、24V、48V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未经刘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整厚度的长尾夹
- 下一篇:锻压高效重载作业机器人提升机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