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896.1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原;李明哲;李赫然;孙重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化高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76 | 分类号: | B29C4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挤出机 真空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加工领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真空排气的方式排除塑料熔融物料中的低分子物质,以保证材料的性能。现有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的排气装置没有设计防止返料装置,一旦挤出机螺杆设计不合理或物料熔体压力过大时,熔融的物料在压力作用下会向真空口返料而堵塞出气管而造成真空失效,使材料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挤出机无法防止返料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包括活塞筒1、活塞2、活塞驱动部件3以及抽真空管线4;
所述活塞筒1垂直于挤出机的机筒5方向设置,且所述活塞筒1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机筒5侧壁的排气口6相连接,活塞筒1的自由端设有活塞驱动部件3;所述活塞2设置在所述活塞筒1内部,且所述活塞2上端与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相连接,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带动所述活塞2沿所述活塞筒1做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筒1侧壁上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真空管线4一端与所述抽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
所述活塞2运动至上限位置时,其下表面高于所述抽气口,从而使所述抽真空管线4与所述机筒5的排气口6相连通,此时物料中的低分子物质通过抽真空管线真空排出;所述活塞2运动至下限位置时,其下表面与所述机筒5的内壁齐平,从而切断所述抽真空管线4与所述机筒5的排气口6之间的流道,并将活塞筒1中的物料压回挤出机螺杆。
具体地,所述机筒5侧壁的排气口6与所述抽真空管线4进气口的高度差范围是10~20cm。
所述活塞筒1为圆柱型筒体,所述活塞2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活塞2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活塞筒1的最小内径,以保证所述活塞2能够自由运动。
所述活塞筒1侧壁上抽气口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抽真空管线4的横截面为圆形。
为了方便进行设备的检修及故障排查,所述活塞筒1侧壁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观察窗为开启式,以便作为检修口。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为气缸或液压缸。
所述真空排气装置还包括上安装板7、下安装板8以及导柱9;
所述上安装板7和下安装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塞筒1上方,且所述上安装板7与下安装板8彼此平行间隔布置;所述导柱9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所述导柱9穿过所述上安装板7与下安装板8,并通过锁紧元件固定;
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下端固定在所述上安装板7的上表面,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下部的伸缩杆依次穿过所述上安装板7和下安装板8上的通孔,并与所述活塞2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的伸缩杆上设置有万向节10;所述万向节的作用10在于,使气缸和活塞之间留有一定的匡量,降低安装与工作时的对同心度要求。
所述活塞2的运动频率范围是0.1~1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可以有效地防止熔融的物料返料,影响材料的顺利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活塞筒;2-活塞;3-活塞驱动部件;4-抽真空管线;5-机筒;
6-排气口;7-上安装板;8-下安装板;9-导柱;10-万向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返料的挤出机真空排气装置,包括活塞筒1、活塞2、活塞驱动部件3以及抽真空管线4;
所述活塞筒1沿垂直方向布置,并垂直于挤出机的机筒5方向设置,且所述活塞筒1一端通过法兰与所述机筒5侧壁的排气口6相连接;所述活塞2设置在所述活塞筒1内部,且所述活塞2的自由端设有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所述活塞驱动部件3带动所述活塞2沿所述活塞筒1做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活塞筒1侧壁上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真空管线4一端与所述抽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化高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化高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