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473.X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钱震;祝耀坤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全自动 薄膜 收卷机 自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包装材料,薄膜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对于薄膜生产厂商而言,在薄膜成型后,必须通过相应的薄膜收卷机来将薄膜收卷成捆卷状,以方便放置及运输。
薄膜收卷机一般包括有通过电机驱动的主动收卷辊以及放置于主动收卷辊上方的气涨轴,气涨轴在重力作用下而搭设于主动收卷辊,在电机驱动主动收卷辊转动的情况下,气涨轴随着主动收卷辊转动,进而实现薄膜收卷作业;当套装于气涨轴的纸筒卷满薄膜时,必须将连续的薄膜割断。其中,收卷机机架包括有两个正对布置的左侧固定板和右侧固定板,左侧固定板与右侧固定板平行间隔布置,主动收卷辊的收卷辊转动轴的两端部分别可相对转动地搭设于相应侧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
当气涨轴的纸筒卷满薄膜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气涨轴从收卷机机架抬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该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设计新颖且能够自动高效地完成气涨轴退出作业,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包括有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收卷机机架的左侧固定板与右侧固定板之间的驱动转轴,驱动转轴配装有两个对称间隔布置的气涨轴支架,各气涨轴支架分别竖向延伸且各气涨轴支架的下端部分别同步转动地套装于驱动转轴,各气涨轴支架的上端部分别开设有朝上开口的气涨轴放置槽;
各气涨轴支架分别配装有退轴驱动气缸,各气涨轴支架的中部分别设置有铰接座,各退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分别铰装于相应侧的铰接座,各退轴驱动气缸分别配装有焊装于相应侧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的固定柱,各退轴驱动气缸的缸体后端部可相对转动地铰装于相应侧的固定柱;
各气涨轴支架的旁侧分别装设有焊装固定于相应侧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内表面的引导条,各引导条分别沿着气涨轴退出方向逐渐朝下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其驱动转轴配装两个气涨轴支架,各气涨轴支架分别竖向延伸且各气涨轴支架下端部分别同步转动地套装于驱动转轴,各气涨轴支架上端部分别开设气涨轴放置槽,各气涨轴支架分别配装退轴驱动气缸,各退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分别铰装于相应侧的气涨轴支架的铰接座,各退轴驱动气缸分别配装固定柱,各退轴驱动气缸缸体后端部铰装于相应侧固定柱,各气涨轴支架旁侧分别装设引导条,各引导条分别沿着气涨轴退出方向逐渐朝下倾斜延伸。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气涨轴退出作业,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且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驱动转轴 2——气涨轴支架
21——气涨轴放置槽 22——铰接座
3——退轴驱动气缸 4——固定柱
5——引导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全自动薄膜收卷机的自动退轴结构,包括有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收卷机机架的左侧固定板与右侧固定板之间的驱动转轴1,驱动转轴1配装有两个对称间隔布置的气涨轴支架2,各气涨轴支架2分别竖向延伸且各气涨轴支架2的下端部分别同步转动地套装于驱动转轴1,各气涨轴支架2的上端部分别开设有朝上开口的气涨轴放置槽21。
进一步的,各气涨轴支架2分别配装有退轴驱动气缸3,各气涨轴支架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铰接座22,各退轴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外延端部分别铰装于相应侧的铰接座22,各退轴驱动气缸3分别配装有焊装于相应侧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的固定柱4,各退轴驱动气缸3的缸体后端部可相对转动地铰装于相应侧的固定柱4。
更进一步的,各气涨轴支架2的旁侧分别装设有焊装固定于相应侧的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内表面的引导条5,各引导条5分别沿着气涨轴退出方向逐渐朝下倾斜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冷媒超导管炉膛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余热循环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