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202.4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春;汪先锋;游海涵;陈青生;谷裕石;邬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13/7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客车 灭火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通常采用钢管构成的简单支架内,由于支架的结构简单并且不能吸收来自车辆的震动,当车辆震动时放置在支架内的灭火器产生振动使得灭火器的固定效果不好,严重时甚至会将灭火器甩出灭火器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不能吸收来自车辆的震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吸收来自车辆的震动的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筒体,筒体是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形壳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筒体的顶部内侧设置有胶条圈;筒体的底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正面投影面积大于筒体的正面投影面积;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架,内支架位于开口上面,内支架连接在筒体的内表面上,内支架的面积小于筒体的截面的面积;内支架上安装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托台和第二托台,第一托台和第二托台为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中,第一托台和第二托台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中,筒体上设置有舱门,舱门位于开口的对面并且舱门位于内支架的下面;舱门是筒体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中,筒体上设置有连接至大型客车的车身的连接支架。
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为:将灭火器放置在第一托台和第二托台形成的空间内,第一托台和第二托台的内侧分别设置有胶条,该胶条与灭火器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吸收来自车辆的震动来实现灭火器更好的固定。灭火器发生倾斜时灭火器才与设置在筒体顶部的胶条圈接触,而胶条圈可以吸收来自车辆的震动还可以吸收灭火器与筒体发生碰撞时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沿线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的舱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包括:筒体10、底板20以及设置在筒体10内部的内支架30。筒体10是中空的圆柱形壳体,并且筒体10的两端开口使得筒体10可以容纳灭火器。筒体1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1,开口1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比如开口11的形状可以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其它形状。筒体10内部的空气和废水可以通过开口11流出筒体10的外部。
筒体10在顶部还设置有胶条圈15,胶条圈15位于筒体10的内侧,胶条圈15可以与放置在筒体10内的灭火器接触,由于胶条圈15具有弹性从而可以吸收来自车辆的震动。具体地,胶条圈15包括连接部分和减震部分,胶条圈15的连接部分用于连接筒体10和胶条圈15,胶条圈15与筒体10顶部边缘的周长相等。在一个实施例中胶条圈15的连接部分连接在筒体10顶部的边缘上,比如连接部分套在筒体10顶部的边缘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胶条圈15可以包括多个(比如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胶条分别连接筒体10和胶条圈15。
筒体10的底部连接有底板20,例如可以粘接的连接方式连接筒体10和底板20,如本实用新型用于大型客车的灭火器固定装置的仰视图所显示的,底板20的正面投影面积大于筒体10的正面投影面积,即底板20封住筒体10的底端之后还有多余部分。在该多余部分上设置有安装孔用于将底板20固定至大型客车,例如该多余部分包括四个安装孔。较佳地,底板20的形状是具有四个倒角的矩形,筒体10的形状为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燃媒体引导式灭火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直线加速器前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