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零件存放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8125.2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4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飞;顾红;陶勤勤;徐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零件 存放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零件存放转运装置,属于机械制造行业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环形零件清洗以后,在转运时一般使用塑料盒存放,利用台车进行转运。而放在塑料盒内进行物料配送时,容易造成物料多配、少配的现象发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环形零件是紧挨着的,转运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磕碰损伤,影响产品质量;此外,环形零件上会有残留的清洗液,存放一段时间清洗液会在容器内积聚,很容易使配件生锈,并且污染生产现场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零件存放转运装置,以用于解决环形零件的存放及转运过程易造成磕碰损伤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零件存放转运装置,包括手推车、储物平台和清洗液收集箱;其中清洗液收集箱放置于手推车上,储物平台嵌入清洗液收集箱内;所述手推车由万向车轮1、定向车轮2、车架3及手推车把手4组成,其中两个万向车轮1、两个定向车轮2位于车架3底部的四角,手推车把手4位于车架3的上部且与两个万向车轮1位于同一侧;所述清洗液收集箱由箱体7和箱体把手8组成,其中两个箱体把手8对称设置在箱体7两侧;所述储物平台由波纹板5和分隔条6组成,其中分隔条6紧贴在波纹板5的上方,波纹板5的凹处设有漏水孔9。
所述车架3为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储物平台和清洗液收集箱的层数相同。
所述层数为一层或多层。
所述箱体7由薄钢板组成。
所述箱体把手8焊接在箱体7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将需要存放的环形零件在储物平台上,如图3为放置了环形零件在储物平台上的剖示示意图(图中没有给出分隔条,而是体现了波纹板5的结构;实际情况为:在波纹板5的上方有分隔条6);储物平台的材料为波纹板5,波纹板5平台上是由长条形PVC分隔条6隔出来的整齐排列、尺寸相同的方格,波纹板5凹处设有漏水孔9,方格可根据环形零件的尺寸进行调整,能够利用方格的数量对环形零件进行快速清点;通过设置漏水孔9,清洗液可以从漏水孔9流入清洗液收集箱内,保证清洗液不会在储物平台上积聚造成物料生锈,同时清洗液也不会流到地面污染车间;分隔条6可以保证物料之间不会发生碰撞,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清洗液收集箱两侧设有箱体把手8,方便箱体7从车架3上取下,进行清除废液、清洗、维修和更换。
另外,车架3的框架结构由若干端头相连的纵梁和横梁组成,组成材料为型材;手推车把手4同一侧的车轮采用万向车轮1,另一侧为定向车轮2,保证转运装置快速、方便的运转;储物平台和清洗液收集箱的层数和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储物平台为可拆卸结构(即可以从清洗液收集箱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有效避免环形零件在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数量不匹配、磕碰划伤、废液污染等问题。
2、使得环形零件在生产车间方便,准确,安全,环保的进行流转,优化了现场的物流管理。
3、有效地减少了劳动者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4、模块化的结构,有利于进行改造,以便适用于其它配件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储物平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储物平台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隔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隔条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1为万向车轮、2为定向车轮、3为车架、4为手推车把手、5为波纹板、6为分隔条、7为箱体、8为箱体把手、9为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环形零件存放转运装置,包括手推车、储物平台和清洗液收集箱;其中清洗液收集箱放置于手推车上,储物平台嵌入清洗液收集箱内;所述手推车由万向车轮1、定向车轮2、车架3及手推车把手4组成,其中两个万向车轮1、两个定向车轮2位于车架3底部的四角,手推车把手4位于车架3的上部且与两个万向车轮1位于同一侧;所述清洗液收集箱由箱体7和箱体把手8组成,其中两个箱体把手8对称设置在箱体7两侧;所述储物平台由波纹板5和分隔条6组成,其中分隔条6紧贴在波纹板5的上方,波纹板5的凹处设有漏水孔9。
所述车架3为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储物平台和清洗液收集箱的层数相同。
所述层数为一层。
所述箱体7由薄钢板组成。
所述箱体把手8焊接在箱体7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8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