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7221.5 | 申请日: | 2014-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6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楚轶;詹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B15/00 | 分类号: | B25B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 地址: | 3100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式 螺丝刀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刀组合结构,更具体说,涉及一种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按动力源来分,现在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螺丝刀类型有两种:拧转螺丝刀和电动螺丝刀。而家用型工具以省力、安全为首选。拧转螺丝刀较费力,电动螺丝刀安全性弱,不能真正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便捷的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
这种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包括:刀头、刀杆、前帽、对准部位、手柄上部分、手握部位、把手收纳凹槽、手柄下部分、卡扣、旋转装置、手摇把手和把手活动旋转部件;所述刀头和刀杆为一体设于前帽、对准部位、手柄上部分、手握部位和手柄下部分组成的手柄内;手柄下部分末端通过卡扣连接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设有槽孔可连接手摇把手。
所述手握部位的一侧设有把手收纳凹槽。
所述手摇把手的底部通过圆柱型部件嵌入旋转装置上的槽孔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上垂直于槽孔还设有用于限位手摇把手的方槽。
所述手摇把手的前端设有把手活动旋转部件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螺丝刀的受力方式来达到省力的效果,将拧转方式转换为手摇方式,适合家庭中使用,同时将使用人群扩大,例如体弱无力的老人。另外,手摇把手的拆卸与安装也很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的手柄下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的旋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的手摇把手与旋转装置的衔接部分示意图;
图6是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刀头1、刀杆2、前帽3、对准部位4、手柄上部分5、手握部位6、把手收纳凹槽7、手柄下部分8、卡扣9、旋转装置10、手摇把手11、把手活动旋转部件12、固定螺栓13、固定螺母14、取把小口15、槽孔16、方槽17、圆柱型部件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实用新型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
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手摇式螺丝刀组合结构,包括刀头1、刀杆2、前帽3、手柄5、旋转装置10、手摇把手11、把手收纳凹槽7、把手活动旋转部件12。所述刀头1及刀杆2,指的是可插入螺丝钉头凹槽的金属棒,其材料一般为铬钒钢。所述3前帽,指的是安装在手柄头部的塑料实心帽。所述手柄,由三个重要结构组成,对准部位4、手握部位6和收纳部位7。所述旋转装置10,指的是与手摇把手衔接的装置。所述把手活动旋转部件12指的是安装于手摇把手顶端、帮助旋转的部件。
刀杆2与旋转装置10的连接,用胶水固定。手柄5与旋转装置10的连接,用卡扣9固定。手摇式螺丝刀的把手安装方法:首先将把手11从收纳凹槽7中取出,见图3。左手握住手柄,右手拿住手摇把手11,手柄和把手11均与水平面平行,旋转部件12朝下。现在将衔接圆柱形部件18从槽孔16滑入,当把手11滑到中央时,将把手上翻,碰到方槽17。如图4和图5把手安装完毕。把手也可通过用力按入通道进入旋转装置中。
手摇螺丝刀的使用方式:用手指捏住手柄的对准部位4,去对准螺丝钉凹槽。然后左手握住手柄的手握部位6处,右手旋转手摇把手11。
手摇式螺丝刀的把手拆卸与收纳方法按照原步骤操作即可。
手摇式螺丝刀的完整组合结构外观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