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式树木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7050.6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树木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艺工具,尤其是一种增压式树木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工程的需要,反季节移栽苗木是经常的事了,尤其是一些大型苗木。为了避免不必要地损失,就要想办法给树木补充水分和营养,给树木输液就是很实用地一种办法。现在的输液方式,通常是用一次性输液袋、输液管和针头,将输液袋悬挂于树干上,针头刺进树干,实施输液。这样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输液的效率完全取决于输液袋与针头的高度差,一旦出现输液袋悬挂高度受到限制的情况,就难以保证输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式树木输液装置,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压式树木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输液管和针头,在输液管上安装有限流阀,输液袋上方有输液袋注入管,输液袋注入管与气体发生器连接,气体发生器为空腔容器,容器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液体储备室,中层为气体发生室,下层为液体缓冲室,液体储备室与气体发生室之间为密闭隔离,气体发生室与液体缓冲室之间为网格隔离,液体储备室上方开有液体加注孔和通气孔,从液体储备室到液体缓冲室连接有水管,在气体发生室上方有气体输出管,气体发生室侧方开有侧门,侧门可密闭关闭,气体输出管连接输液袋上方的输液袋注入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发生器对输液袋内液体进行加压,使输液袋悬挂高度不受限制,同时,即使在输液袋悬挂高度正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提升树木输液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输液袋,2是液体,3是限流阀,4是针头,5是输液袋注入管,6是液体加注孔,7是通气孔,8是液体储备室,9是侧门,10是水管,11是液体缓冲室,12是气体输出管,13是固体催化剂,14是网格,15是气体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增压式树木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1、输液管和针头4,在输液管上安装有限流阀2,输液袋1上方有输液袋注入管5,输液袋注入管5与气体发生器15连接,气体发生器15为空腔容器,容器内部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液体储备室8,中层为气体发生室,下层为液体缓冲室11,液体储备室8与气体发生室之间为密闭隔离,气体发生室与液体缓冲室11之间由网格14隔离,液体储备室8上方开有液体加注孔6和通气孔7,从液体储备室8到液体缓冲室11连接有水管10,在气体发生室上方有气体输出管12,气体发生室侧方开有侧门9,侧门9可密闭关闭,气体输出管12连接输液袋1上方的输液袋注入管5。使用时,从输液袋注入管5向输液袋1注入液体2,将针头4插入树干,将输液袋注入管5与气体发生器15的气体输出管12,开启侧门9,向气体发生室内加入固体催化剂13,然后密闭侧门9,固体催化剂13为MnO2,从液体加注孔6向液体储备室8加双氧水,双氧水从水管10流到液体缓冲室11,液体缓冲室11双氧水的水位上升,漫过网格14进入气体发生室,双氧水与固体催化剂13接触,双氧水分解为氧气和水,氧气通过气体输出管12和输液袋注入管5进入输液袋1,对输液袋1内的液体2产生压力,随着双氧水持续分解,产生的氧气越来越多,输液袋1和气体发生室内部的压力持续增加,在压力作用下,双氧水会逐渐从水管10流回液体储备室8,使气体发生室中双氧水的水位下降,使分解反应变缓,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双氧水的水位下降到网格14之下,双氧水脱离与固体催化剂13的接触,分解反应停止,压力不再增加;随着输液的继续,压力又会逐渐降低,双氧水会再次从水管10流向液体缓冲室11,再次漫过网格14进入气体发生室,使分解反应再次产生,再一次提升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7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