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轴注油孔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6921.2 | 申请日: | 2014-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海;史国宾;周建友;徐春来;王一;李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海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002 河北省唐山市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行走 从动 轮轴 注油 孔道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煤机行走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轴注油孔道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采煤机从动轮注油,润滑油从从动轮轴中注油孔注入,经轴中孔道注入到从动轮轴承实现润滑。由于井下生产条件所致,采煤机有时震动较大会使从动轮轴产生少量的轴向位移,并且从动轮的出油孔轴向长度较小,在从动轮轴产生轴向位移时,轴承会被覆盖导致注油不畅,因轴向位移产生会有从动轮覆盖住润滑油出油孔导致注油不畅或无法注油。未能得到及时润滑可能导致从动轮工作不正常或损坏。如图1、图2所示,当从动轮轴产生轴向位移时出油孔被从动轮覆盖,注油通路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从动轮轴产生轴向位移时即使覆盖住一部分出油槽另一部分也能正常供油的注油孔道结构,保证从动轮的润滑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对出油孔的改进为在原有的从动轮注油孔道(该孔道为L形通孔)的出油孔处加工轴向出油槽,加长其轴向可出油长度,进而对从动轮实现润滑。出油槽加工成长宽深分别为10mm×5mm×3mm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原有注油孔道的前提下,加大出油孔道长度,避免从动轴产生轴向位移而覆盖住出油孔,注油润滑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现有技术图除外)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注油孔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当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轴产生轴向位移时出油孔被从动轮覆盖,注油通路堵塞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注油孔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注油孔槽被从动轮部分覆盖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 从动轮轴承 4 出油槽
2 进油孔 5 从动轮轴
3 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此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能限定解释为通常的含义或辞典中的含义,而应当立足于为了以最佳方式说明其实用新型发明人可以对术语的概念进行适当定义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随之,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表示的结构只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因此应该理解到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可能会存在能够进行替换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
例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在图3中,本实用新型的采煤机行走轮从动轮轴注油孔道结构改进出油孔为出油槽,加长轴向出油长度,包括从动轮轴5,从动轮轴承1,注油孔道,进油孔2,出油孔3,出油槽4,从动轮轴5设置有从动轮轴承1,注油孔道是开设在从动轮轴5上的L形通道,注油孔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孔2和出油孔3,在出油孔3处开有轴向的出油槽4。从动轮注油孔道的直径为,在出油孔3处所开的轴向出油槽4为长宽深10mm×5mm×3mm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海,未经李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演示昼夜长短变化的地球仪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温湿度测量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