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6841.7 | 申请日: | 2014-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李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李培楠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 地址: | 116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病理 组织 薄片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理组织采集工具,尤其是一种可缩短诊断时间、减少病人损伤且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
背景技术
手术切除部位的病理诊断是外科尤其是肿瘤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与临床病理科之间的一种紧急会诊方式,其目的是使手术医生根据送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组织良恶性)决定下一步的术式和病变受累器官的切除范围,因此术中的等待时间和诊断的正确性是决定手术成功及患者能否痊愈的两大关键。
目前手术切除部位病理诊断的简要过程是:外科医生在病变区域切除一小块或若干块(多点取材)具有代表性的组织,送往病理科;病理医生将组织浸于液态OCT包埋剂中并置于零下20~25摄氏度条件下使之固化,再用冰冻切片机对包埋有组织的OCT载体进行切片,然后将得到的组织薄片速融后粘贴于载玻片上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即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最后得出病理诊断并告知手术室。现有的病理诊断存在着如下弊端:
1.病理诊断过程繁琐,整个流程至少需要15分钟,而15分钟对于在手术室等待诊断结果的医生及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来说较长;
2.经过速冻和速融后的组织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部分病例组织中的良恶性细胞不易辨认,提高了诊断难度,有时只能由具有丰富临床病理阅历的专家承担并经多人阅片后才能得出诊断结果,不仅费力,同时又延长了病理诊断时间;
3.现有的切块取材方式会对病变部位造成较大损伤,特别是当避免误诊或需要确定病灶边缘而需要多点取材时(即在病灶的不同部位切除多块组织),所带来的损伤更大;每块组织都需要包埋、冰冻、切片等,使病理诊断的时间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缩短诊断时间、减少病人损伤且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有两个采集片,每个采集片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每个采集片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前刀刃与下刀刃连续且圆滑过渡,所述两个采集片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之间设有位于前刀刃旁的前垫片和位于后侧的后垫片,前垫片和后垫片的厚度相等,均为15μm-30μm,所述前垫片的下端相切于前刀刃和下刀刃圆滑过渡所形成的弧,在两个采集片的上端或后侧设有连接两个采集片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将处于手术中的病理组织进行切片,得到15μm-30μm病理组织薄片,可立即进行固定和染色,进行病理诊断。由于无需再进行包埋、冷冻、切片和冻融处理,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组织结构没有遭到破坏,组织中的良恶性细胞容易辨认,节省了病理诊断时间(最多只需10分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片状采样过程可在瞬间完成且创伤微小,无论是一点取材还是多点取材,均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集的组织薄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有两个采集片1,采集片1可以直接采用载玻片等粘附组织的材料制成。每个采集片1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1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2,每个采集片1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3,前刀刃2与下刀刃3连续且圆滑过渡,其高度为1mm,即前刀刃2与下刀刃3的连接过渡处形成弧状;两个采集片1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1之间设有紧靠前刀刃2的前垫片4和位于后侧的后垫片5。后垫片5是相对前垫片4而言,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与前垫片4平衡,以保证两个采集片1竖直平行设置,亦可将后垫片5置于中间靠上部位。前垫片4和后垫片5的厚度相等,可根据需要在15μm-30μm范围内进行选择,所述前垫片4的下端相切于前刀刃2和下刀刃3圆滑过渡所形成的弧,前垫片4的下端也可以加工成刀刃,在两个采集片1的上端设有连接两个采集片1的连接件6。连接件6应保证两个采集片1前后上下固定,可以如图1所示把两个采集片1固定为一体的固定件。当采集片1不是直接采用载玻片材料时,连接件6可以采用合页、螺栓等多种连接方式,使两个采集片1使用后,可相对打开,便于将片状组织取出。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李培楠,未经李宏;李培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6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联动式神经外科牵开器
- 下一篇:肿瘤活检取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