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蒸柜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4845.1 | 申请日: | 2014-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5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坤;林巧;林宝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榕坤酒店设备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6 | 分类号: | A47J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蒸柜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尤其属于蒸柜炉。
背景技术
厨具,尤其是饮食行业使用的商用灶具怎样节约燃料,提高燃料的热效率是大家对灶具改进的重点,现有的蒸柜炉如图1所示,由炉头1、水箱2、炉膛3、排烟道6、蒸柜9等组成,炉头1位于炉膛3内,炉膛3的前端开有观火口31,排烟道6在蒸柜的后侧面,水箱2为密闭的水箱,有进水管与水箱2相通,在水箱上表面的侧沿开有出气口21与蒸气管7相接,每层蒸柜中有开口75与蒸气管7相通,通过开关对开口75进行控制,在蒸气管对面的蒸柜壁上方有溢气孔74,各层的余汽统一由溢气道73排出。现有的蒸柜炉单纯由水箱底表面为吸热面积,吸热面积小,热效率低,冷水直接加入水箱中,使沸腾中止,造成蒸气量忽多忽少,烹饪的食物口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炉灶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吸热面积大,有较高燃烧热效率,蒸气量稳定的节能蒸柜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蒸柜炉,它包括炉头、水箱、炉膛、排烟道、蒸柜,炉头位于炉膛内,炉膛的前端开有观火口,水箱为密闭的水箱,在上表面的侧沿开有出气口与蒸气管相接,其要点在于在炉膛的下方设计有进水腔,进水管与进水腔相连,炉膛中设计有吸热管,吸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和水箱相连,炉膛的侧壁有补水通道连接水箱与进水腔。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蒸柜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炉膛中设计有吸热管,炉膛的下方设计有进水腔,水箱中的进水由进水腔通过补水通道、吸热管进入,冷水经过进水腔及炉膛的侧壁的预热及吸热管中的加热进入水箱中时温度已经较高,甚至已经沸腾。克服了原先冷水直接加入水箱中,使沸腾中止,造成蒸气量忽多忽少,烹饪的食物口感不好的缺点。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蒸气量持续稳定。
通过吸热管在炉膛中进行直接吸热,大大增大了水箱的吸热面积,目前的蒸柜炉单纯由水箱底表面为吸热面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底表面、吸热管的表面、炉膛的侧壁和进水腔的上表面都为有效的吸热面积,形成一个水包火、水在火中的整体吸热装置,对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全面吸收,尤其吸热管中的水是流动的,吸热效果好。
吸热管布置于炉头的周围,在观火口与炉头之间不布置吸热管。
为了不影响观火口的功能,在观火口与炉头之间不布置吸热管。
吸热管为翅片管。
使用翅片管是利用其外表的筋片来增加热交换面积。翅片管以其表面密布的筋片而具有比普通吸热管更大的吸热面积成为首选,本实用新型大大地增加了热吸收面,同样体积下,热吸收面积可达传统蒸柜炉的3-5倍。
吸热管在炉膛中均匀密集分布,内圈外沿间隙为1-3mm,第二圏的中心位于内圏两吸热管的中间。如果是光滑外壁的吸热管,管间间隙要大些,由于翅片管筋片之间有缝隙燃气可以燃烧所以间隙可以小些,以好安装为准,如果所选择的翅片管的筋片径向尺寸较宽时,甚至可以布置的更加密集,让翅片管的筋片上下错位,交替安装。第二圏放在第一圏的两个吸热管之间是为了更好地与火焰接触,还可在炉膛其它能安装下吸热管的位置都安装吸热管,尽可能多地吸收炉膛内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在排烟道与炉头之间有一个引风通道,加大相邻的吸热管外沿间隙作为引风通道,内圈外沿间隙大于5mm。
加大排烟道与炉头之间相邻的吸热管外沿间隙,是为了减少阻力,更好地排烟,对排烟起了一个导向作用。
以观火口的两侧边为起点,沿炉头外圏开始分别的均匀地相向布置吸热管,在排烟道处空出至少半个吸热管的位置作为排烟道的引风通道,引风通道与观火口的夹角越大越好,第二圏吸热管在引风通道间的相邻两个吸热管的间隙大于5mm。
由于炉头和翅片管都是现有的产品,但二者在此之前并没有结合起来使用,所以炉头外圏所布置的翅片管并不是刚好一圈,不同的炉头、翅片管和水箱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翅片管的数量和引风通道的大小,引风通道处的吸热管布置较为稀,间隙较大,所以此处的第一圈吸热管并不一定要与其它处的第二圏吸热管在同一圆周上,可以更靠近炉头些,只要比其它地方阻力小,就会对烟气有引导作用。
水箱的上表面的侧沿有可穿过排烟道的开口,排烟道的外壁与水箱的上表面的开口之间有间隙,间隙为水箱蒸气的出气口,在间隙的四周加挡板形成蒸气室,在蒸气室表面开有出气口,出气口与蒸气管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榕坤酒店设备用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榕坤酒店设备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4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