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痕衣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4476.6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志峰 |
主分类号: | D06F55/02 | 分类号: | D06F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夏万征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衣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夹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无痕衣夹。
背景技术
目前,衣夹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衣夹产品中,其一般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左夹片和右夹片,左夹片的下端面和右夹片的下端面为夹持面,左夹片的上端面和右夹片的上端面为按压面。上述的衣夹产品,其一般都在夹持面设计为带轮齿或带凸点或是弧面结构,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夹持衣物的牢固度,但这使得衣物夹持位置出现皱褶,影响了衣物的美观性,衣物需要做熨烫处理,生活更为麻烦。在按压面为了防止按压时手指滑动,增加凹凸齿或凸点防滑,按压时稍用力手指就会有刺手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防止衣物夹持位置产生皱褶、使用时按压舒适,结构简单美观的新型无痕衣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它包括相互配合的左夹片和右夹片,所述左夹片的下端面和右夹片的下端面为夹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为平滑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其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善,所述左夹片上的夹持面为平滑直面,右夹片上的夹持面为平滑直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其所述左夹片和右夹片的按压面为凸起的心形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其所述左夹片和右夹片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一起,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左夹片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右夹片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其所述左夹片和右夹片上设计有伸出的舌片和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其所述左夹片和右夹片通过舌片和凹槽相互契合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夹持式的衣夹产品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它将左夹片和右夹片的夹持面设计为平滑直面,区别了传统的夹持面设计为带轮齿或带凸点或是弧面结构,衣物的夹持位置平滑过渡,不会出现皱褶现象,不会影响人们的衣物穿着效果,而且,按压面改为凸起心形面,既防滑手又无刺手感,同时结构简单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夹片和右夹片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痕衣夹,它包括相互配合的左夹片(1)和右夹片(2)。所述左夹片(1)的下端面和右夹片(2)的下端面为夹持面,衣物挂接在夹持面上。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述夹持面均为平滑面,并且,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善,所述左夹片(1)上的夹持面为平滑直面(11),右夹片(2)上的夹持面为平滑直面(12),通过平滑直面(11)和平滑直面(12)的配合,达到夹紧衣物的作用。
根据图1所示,左夹片(1)和右夹片(2)通过复位弹簧(3)连接,复位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左夹片(1)上,位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右夹片(2)上。
根据图2所示,左夹片(1)上端面按压面设计为凸起的心形面(13),左夹片(2)上端面按压面设计为凸起的心形面(23)。
根据图3所示,其所述左夹片(1)和右夹片(2)设计有舌片和凹槽,所述左夹片(1)上的舌片(12)和右夹片(2)上的凹槽(22)契合,左夹片(1)上的凹槽(14)和右夹片(2)上的舌片(24)契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衣物与衣夹是通过平滑直面接触,区别于传统的夹持面设计为带轮齿或带凸点或是弧面结构,衣物的夹持位置平滑过渡,不会出现皱褶现象,而且,按压面为凸起心形面,既防滑手又无刺手感,同时结构简单美观。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志峰,未经邵志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4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