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卸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4116.6 | 申请日: | 2014-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0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明喜 |
主分类号: | F16G11/14 | 分类号: | F16G11/1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索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卸扣。
背景技术
卸扣是吊装设备上常见的工具,通常与吊装带、钢丝绳索具、链条等配合使用。如附图1所示,现有使用的卸扣包括扣体1和销轴2,扣体1的一个端部开有通孔11、另一个端部开有螺纹孔12,通孔11和螺纹孔12共轴线,销轴2的后端设有台肩21、前端设有与螺纹孔12相配合的外螺纹,销轴2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环眼3,销轴2的前端穿过通孔11旋接在螺纹孔12内。
使用上述结构的卸扣将重物提升到高处后,操作者往往不会将销轴完全退出以取下重物,因为在落下卸扣时还需要在卸扣上吊装一些重物带回到地面,如果将销轴完全退出,则需要先把销轴摆放好然后再重新安装,非常地不方便,因此操作者只是将销轴松退一半左右令卸扣露出一段缺口,这样既可以取下物品,又方便再次安装。但是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当销轴松退一半左右后,销轴很容易在外力(不小心碰触、链绳震荡等)的作用下从扣体的通孔中脱落,这样反而更不方便且浪费时间;即使在落下卸扣时不需要吊装重物回到地面,操作者也必须将销轴与扣体旋紧,否则销轴很容易从扣体的通孔中脱落砸向地面,从而很可能砸伤地面的工作人员和设备,带来安全隐患;销轴完全退出后必须妥善放置,否则容易遗失,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容易保管、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的卸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卸扣,包括扣体和销轴,扣体呈U型或弓型,扣体的一个端部开有通孔、另一个端部开有螺纹孔,通孔和螺纹孔共轴线,销轴的后端设有台肩、前端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销轴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环眼,销轴的前端穿过通孔旋接在螺纹孔内,销轴上位于扣体的两个端部之间并靠近外螺纹的位置处设有限位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限位板的阻挡,销轴的前端无法向后穿过通孔,因此当销轴从螺纹孔内松退后,销轴也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扣体的通孔中脱落,这样操作者不必将销轴完全退出摆放好,就可以很方便地在重复起吊重物时松退和旋紧销轴,这样既方便操作而且节省时间,并且消除了销轴脱落而砸伤地面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隐患;由于销轴始终与扣体相连,所以本卸扣不会产生销轴遗失的问题,容易保管。综上,本卸扣具有使用方便、容易保管、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为固定在销轴上相应位置处的环形台阶。由于环形台阶固定在销轴上,它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且不易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限位板为卡簧或橡胶圈,销轴上相应位置处设有环形凹槽,限位板套装在该环形凹槽内。卡簧和橡胶圈为常用零部件,其来源广、成本低、容易安装和拆卸,在与较粗的链条或钢丝绳配合时,可以将卡簧和橡胶圈拆下,销轴即可完全退出而不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并且大部分的卡簧和橡胶圈可以重复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眼上固定有杆状把手,杆状把手垂直于销轴。在旋转销轴时,环眼产生的力矩较小,需要较大的力才能旋紧销轴,必要时还需借助工具,而增加的杆状把手可以增大力矩,这样操作人员用手即可轻松松退和旋紧销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卸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扣体和橡胶圈以外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卸扣包括扣体1和销轴2,扣体1呈U型,扣体1的一个端部开有通孔11、另一个端部开有螺纹孔12,通孔11和螺纹孔12共轴线,销轴2的后端设有台肩21、前端设有与螺纹孔12相配合的外螺纹,销轴2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环眼3,销轴2的前端穿过通孔11旋接在螺纹孔12内,销轴2上位于扣体1的两个端部之间并靠近外螺纹的位置处固定有环形台阶4,环眼3上固定有杆状把手5,杆状把手5与销轴2相垂直。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明喜,未经蔡明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4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张紧装置
- 下一篇:导轨弹簧阻尼三向隔震台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