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2998.2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申新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新山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2D17/20;E02D3/10;E0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格梁边坡 绿化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的遭到一定的破坏,城市中的道路、山区景点、水库坝体等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的高陡裸露边坡创面,给行人、车辆及周围环境带来很多不安全隐患,同时造成大面积的植被退化,与周边自然景观不协调。现有技术中采用了硬质的框格梁对裸露坡面加固护坡,有效地达到边坡的安全稳定,而坡面依旧无法恢复原来的植被。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边坡得到加固的同时裸露部分能够得到绿化。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包括框格梁,所述框梁位于边坡坡面上,所述框格梁内的边坡坡面上为生态袋。
优选地,所述生态袋码放模式为在框格梁内沿坡面由下向上按照三横一竖的模式码放,并且成生态袋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生态袋层之间设置防渗层;所述生态袋层与防渗层之间设置排渗管。
优选地,所述生态袋层与边坡坡面的空隙中回填种植土或渣石土。
优选地,所述框格梁的节点处设置锚杆;所述框格梁下部埋设碎石袋或软式透水管。
优选地,所述生态袋用植生袋代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施工简单方便,受坡形限制小,植物能在生态袋或植生袋上迅速生长扎根,建植速度快,成坪迅速,覆盖率高,并且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解决了高陡边坡工程框格梁内绿化难的问题。另外使用生态袋可节约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种子密度,还可以按科学配比生产多草种混合草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结构示意图;所述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包括框格梁,所述框梁位于边坡坡面上,并且与所述边坡坡面垂直,所述框格梁内的边坡坡面上为生态袋;所述生态袋码放模式为在框格梁坡内沿坡面由下向上按照三横一竖的模式码放,并且成生态袋层结构。在所述生态袋与坡面之间的空隙中回填种植土或渣石土,生态袋的一定高度设置一层防渗层,所述防渗层至少为1层,所述防渗层在两层生态袋层之间,并且从坡边采用混凝土浇注到柔性生态土工袋内边缘;排渗管均匀分布安装在生态袋层和防渗层之间;所述框格梁下部埋设碎石袋或软式透水管;所述生态袋用植生袋代替。所述生态袋可用植生袋或其他为植物提供种植体的装置代替。
所述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的框格梁的节点处设置2m-3m长度的锚杆进行加固防护。所述框格梁截面尺寸为20×25cm,单元框架长4.2m,高2.7m。所述框格梁采用25号混凝土现浇,钢筋、水泥、砂、石材料要求及配合比按照土建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所述生态袋的规格一般为815mm×440mm(长×宽),装入合理的土后的尺寸为680mm×320mm×150mm(长×宽×高),所述生态袋是一种无纺织的土工布料,其是由聚丙烯(PP)或聚酯纤维(PET)针刺成的高强度平面稳定材料。这种特殊配制的生态袋可以抗紫外线的侵蚀,不受土地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同时生态袋抗潮湿,不吸收水分,水分不会破坏袋子,袋子也不会变形,不溶于污染液体,并且具有抗UV,抗老化,无毒,不助燃,稳定性好,裂口不延伸等特点,具有为业界认可的物理及透水性能。所述生态袋装填的绿化基质由5份黄土、2份河砂、3份泥炭土以及少量复合肥拌和而成。
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设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边坡上浇筑框格梁1,所述框格梁与坡面垂直;
S11、将所述框格梁内的边坡清理平整,采用人工或机械排除坡面的浮石及危石;
S12、处理所述框格梁内基础脚;平整所述框格梁内基础脚,不平的地方采用砂石垫平,局部沉降段可采用混凝土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新山,未经申新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涂层喷涂挂具
- 下一篇:一种生物酶及离子液的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