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2605.8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0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峥;王立彬;邢传胜;夏世平;张胜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螺纹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施工中,油套管螺纹能起到连接和密封的作用,而使用油套管保护器的目的是保护螺纹。
要有效地保护油套管的螺纹接头,必须将螺纹保护器拧紧,而油套管保护器在生产、储存、运输和油田作业过程中要频繁地拆卸,而螺纹拧得越紧,拆卸时越费力,有时需要用大锤震击或者要靠管钳拆卸,所以提高螺纹保护器拆卸效率意义重大。再者,如果螺纹损坏或者强度下降,就会导致接合部位强度降低,密封性下降,严重者会引起油管漏失或脱扣落井,使油井不得不频繁修井作业,增加修井支出,必须予以重视。
现在的螺纹保护器基本都是带螺纹的,基本可以分为全钢、全塑和钢塑结合三种。其中,全钢的螺纹保护器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由于保护器和被保护螺纹的刚性连接容易造成螺纹损坏;全塑螺纹保护器成本低廉,但是强度和稳定性比较差,甚至会出现油套管还没到达施工现场,在运输转运过程中即遭到损坏;钢塑螺纹保护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全钢螺纹保护器容易造成螺纹损坏或全塑螺纹保护器强度和稳定性比较差的缺陷,但是仍然存在安装拆卸速度缓慢,费时费力的缺陷。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螺纹保护器的安装和拆卸速度缓慢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纹保护器的安装和拆卸速度缓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包括:
上外环套,所述上外环套具有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具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边具有第一钩形体,其中,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为所述上外环套上相对的两边;
下外环套,所述下外环套具有第三边与第四边,所述第三边具有第二轴孔,所述第四边具有带第一通孔的第一突起,其中,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四边为所述下外环套上相对的两边;
转轴;
第一手柄;
第一链节,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一链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
第二链节,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链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钩形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边还具有第二钩形体,所述第四边还具有带有第二通孔的第二突起;所述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还包括:
第二手柄;
第三链节,所述第三链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中部相连,所述第三链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
第四链节,所述第四链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链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钩形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还包括环形橡胶内衬,所述环形橡胶内衬设置在所述上外环套和所述下外环套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部。
可选地,所述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还包括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在所述第四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手柄死点锁紧,通过控制手柄的状态来拆卸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纹保护器的安装和拆卸速度缓慢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点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点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点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纹保护器的安装和拆卸速度缓慢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油套管外螺纹保护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油套管螺纹保护器包括:
上外环套101,上外环套101具有第一边1011与第二边1012,第一边1011具有第一轴孔,第二边1012具有第一钩形体,其中,第一边1011与第二边1012为上外环套101上相对的两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