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集输泵站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1829.7 | 申请日: | 2014-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逯金涛;张艳;蒋泽强;杨丽;郭建军;桑春强;刘立红;王志梅;杨洪英;仝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逯金涛 |
| 主分类号: | F17D1/18 | 分类号: | F17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泵站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气集输泵站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在开发生产中,对油井产出液进行加热,保持其较好的流动性,达到正常输送的目的,单井加热炉应用广泛,有的油井产液量低、油液含蜡高或油液黏度大,有时需安装多台加热炉。目前,油井加热应用较多的加热炉是50kw的高效加热炉,但是随着油田的开发,低产低效井所占油田油井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油井生产特点是:产液量低,其日产液量在在5立方米以下,平均每小时产液量仅为0.21立方米;油质差,含蜡或含沥青质较多,凝固点高,流动性能差。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升温至关重要,将油液加温到熔点以上,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是保障生产的重要措施。二是加热炉盘管温度不能过高,容易造成加热炉盘管结焦,导致加热炉盘管堵塞或局部温度过高加热炉盘管损坏。三是目前在用的加热炉功率大50kw,实际流量远远最低额定流量,加热后的油液在加热炉盘管内流动缓慢,导致加热炉温度监控传感器失真,不能及时的根据温度变化调整火焰大小。四是加热炉的负荷利用率达不到20%,造成加工和运行成本的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气集输泵站加热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泵体、辐射器、三级燃烧器、进风管、进液管、进液阀、出液管,泵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泵体的底部连接三级燃烧器,泵体的外部通过进风管连接三级燃烧器,泵体的内部固定辐射器,辐射器连接三级燃烧器,所述的辐射器包括引射管、燃气喷管、壳体、燃气分配板、托网、内网、外网,辐射盘管,壳体的底部固定引射管,引射管的顶部设有燃气喷管,壳体的内部水平固定燃气分配板,壳体内部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托网、内网和外网,壳体的上部为辐射盘管。
上述的进风管垂直于地面,进风管为直角形弯折管,进风管上设有进风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不受环境、风向影响,满足了油井加热需要又实现了节气节能,内部通过辐射器加热实现油液分离,加热盘管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盘管结焦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辐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泵体1、辐射器2、三级燃烧器3、进风管4、进液管5、进液阀6、出液管7、进风阀门8、引射管2.1、燃气喷管2.2、壳体2.3、燃气分配板2.4、托网2.5、内网2.6、外网2.7、辐射盘管2.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泵体1、辐射器2、三级燃烧器3、进风管4、进液管5、进液阀6、出液管7,泵体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进液管5和出液管7,所述的泵体1的底部连接三级燃烧器3,泵体1的外部通过进风管4连接三级燃烧器3,泵体1的内部固定辐射器2,辐射器2连接三级燃烧器3,所述的辐射器2包括引射管2.1、燃气喷管2.2、壳体2.3、燃气分配板2.4、托网2.5、内网2.6、外网2.7、辐射盘管2.8,壳体2.3的底部固定引射管2.1,引射管2.1的顶部设有燃气喷管2.2,壳体2.3的内部水平固定燃气分配板2.4,壳体2.3内部由内向外依次固定托网2.5、内网2.6和外网2.7,壳体2.3的上部为辐射盘管2.8。
其中的进风管4垂直于地面,进风管4为直角形弯折管,进风管4上设有进风阀门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不受环境、风向影响,满足了油井加热需要又实现了节气节能,内部通过辐射器加热实现油液分离,加热盘管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盘管结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逯金涛,未经逯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传感器的油品管道调合压力状态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相流密闭混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