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氮气纯度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1313.2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田冠军;杜治宏;张健;曹亮;史作义;刘国栋;崔风水;李平;刘恩胜;张保国;岳峰;崔兴勋;李刚;盛拥军;刘炜光;陈瑛;程若江;段云;逄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气 纯度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热采制注氮作业配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氮气纯度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开采常规制注氮设备的氮气纯度,一般为手动控制氮气纯度调节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制注氮设备,为石油开采常规的制注氮工艺发挥了作用,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 无智能化控制、精度低;维护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气纯度自动调节装置,采用PLC 控制器程序、PID比例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和模块优化设计技术,自动检测氮气分离膜出口氧气含量的指标,通过PLC 控制器换算出氮气含量的指标,根据设定的氮气含量指标,自动调节纯度调节阀,再控制电动三通阀将产生的合格氮气经过氮气出口送入下一流程,将不合格氮气通过消声器排出流程。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氮气纯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氮气分离膜、单向阀、执行机构、电气控制回路、PLC控制器和消声器。所述氮气分离膜的上端通过阀门和合格压缩空气入口相连接,上部连接有富氧排空口,下端顺次与单向阀、执行机构、电气控制回路和PLC控制器相连接并控制。
其中,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氮气流量计及与其相连接的纯度调节阀、电动三通阀和氧分析仪。所述氮气流量计一端与单向阀相连接,另一端与纯度调节阀相连接。所述执行机构上安装有消声器和合格氮气出口。所述行机构通过电气控制回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并受其控制。所述消声器上端设有不合格氮气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先进、使用维护简单方便,运行过程,操作人员不需要频繁地到设备主体上进行氮气纯度的调节操作,只需在触摸屏上设置好要求的氮气指标,装置即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
2、智能控制,运算精确,通过PLC程序自动检测氮气分离膜出口氧气含量的指标,换算出氮气含量指标;
3、安全性好、热采注氮效率高,确保油田管网及井下油层的安全,利用氮气自身特性进行油层压力保持、混相与非混相驱及重力泄油等技术,可大大提高采收率;
4、现场操作工人劳动强度低、运行成本低;
5、根据设定的氮气含量指标,PLC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经过PID自动运算,控制纯度调节阀的开度,直至产生合格的氮气;
6、自动化程度高,运行过程中,将合格氮气自动送到下一流程,如果检测到有不合格氮气产生,自动将不合格氮气排空口打开,排出不合格的氮气,生产输送合格的氮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氮气纯度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氮气分离膜4、单向阀5、执行机构6、电气控制回路7、PLC控制器8和消声器13。氮气分离膜4的上端通过阀门3和合格压缩空气入口1相连接,上部连接有富氧排空口2,下端顺次与单向阀5、执行机构6、电气控制回路7和PLC控制器8相连接并控制。
执行机构6包括氮气流量计10及与其相连接的纯度调节阀11、电动三通阀12和氧分析仪9。氮气流量计10一端与单向阀5相连接,另一端与纯度调节阀11相连接。执行机构6上安装有消声器13和合格氮气出口14。行机构6通过电气控制回路7与PLC控制器8相连接并受其控制。消声器13上端设有不合格氮气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氦气提纯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CO等温变换炉与汽包的新型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