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硅铸锭炉热电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1138.7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G01K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铸锭 热电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铸锭炉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多晶硅铸锭炉是用于铸造多晶硅锭的设备,它是将硅料高温熔融后通过定向凝固冷凝结晶,使其形成晶向一致的硅锭,在其生产过程中炉温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晶硅铸锭炉炉温是通过热电偶来测量的。热电偶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因为常将热电偶的一段插入到炉膛内进行测量,而炉腔内温度高达1600多度,热电偶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在有害气体的侵蚀下,经常发生氧化被腐蚀,因此需要在测温元件的外侧套设一套保护装置,以延长热电偶的使用寿命。
目前多晶硅铸锭炉用的热电偶型号采用R型,R型热电偶是贵金属热电偶,因贵金属材料昂贵,所以一次性的投资较大。由于热电偶的结构都是正负极之间焊接在一起的,并裸露在热电偶护管之外(如图2),在拆卸或移动时极易磕碰裸露在外的偶丝及焊点,造成偶丝与焊点之间断开,使热电偶报废,造成设备的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多晶硅铸锭炉热电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热电偶装置,包括热电偶丝、内层护管和外层护管,所述热电偶丝纵向穿装在内层护管内、且上下端分别设有焊点,所述外层护管为上端设有开口槽的圆柱体,所述热电偶丝及其上部焊点置于开口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层护管由外至内依次为石墨套管、氧化锆护管和氧化铝护管,所述内层护管设置在氧化铝护管中部。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为矩形开口槽,所述热电偶丝所在平面与切口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延长热电偶外层护管的末端,并在其上端中部设置开口槽,将热电偶丝及其上部焊点内置于开口槽内,从而保护了热电偶丝正负极间的焊点和裸露在外的偶丝,使热电偶在拆卸或移动过程中,即使发生磕碰也不会使焊点和裸露的热电偶丝受力而发生断裂,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热电偶,延长其使用寿命,外层护管的石墨套管、氧化锆护管和氧化铝护管均具有极高的熔点,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性、耐腐蚀性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制作工艺简单、经济耐用,使用方便,间接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来的热电偶装置结构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纵截面图;
图中:1-焊点,2-热电偶丝,3-外层护管,4-开口槽,5-内层护管,6-氧化铝护管,7-氧化锆护管,8-石墨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热电偶装置,包括热电偶丝2、内层护管5和外层护管3,所述热电偶丝2纵向穿装在内层护管5内、且上下端分别设有焊点1,所述外层护管3为上端设有开口槽4的圆柱体,所述热电偶丝2及其上部焊点1置于开口槽4内,所述开口槽4为矩形开口槽,所述热电偶丝2所在平面与切口平行。矩形开口槽加工方便,切口平行于由正负极构成的热电偶丝2所在的平面,更有利于热电偶丝2的安装和维修。
所述外层护管3由外至内依次为石墨套管8、氧化锆护管7和氧化铝护管6,所述内层护管5设置在氧化铝护管6中部。石墨套管8、氧化锆护管7和氧化铝护管6均具有极高的熔点,耐高温性好、耐氧化性好及耐腐蚀性好,尤其适用于多晶硅铸锭炉的炉内环境。
通过延长热电偶外层护管3的末端,并在其上端中部设置开口槽4,将热电偶丝2及其上部焊点1内置于开口槽4内,从而保护了热电偶丝2正负极间的焊点1和裸露在外的偶丝,使热电偶在拆卸或移动过程中,即使发生磕碰也不会使焊点1和裸露的热电偶丝2受力而发生断裂,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热电偶,延长其使用寿命,外层护管3的石墨套管8、氧化锆护管7和氧化铝护管6均具有极高的熔点,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性、耐腐蚀性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制作工艺简单、经济耐用,使用方便,间接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旋风除杂装置
- 下一篇:铸造大重量硅锭的硅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