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0998.9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川;李鑫;滕飞;李锋明;肖玲玲;张贺眉;周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川;李鑫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离心机 射频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属于成分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供血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应该能够溯源,但目前的实现途径主要靠记录、签名和信息录入,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和实时监测。以血液溯源情况为例,如果血液在离心时出现问题,要追溯责任人,以前是无从查询,有了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对血液离心进行电子化监控,就能追溯到具体环节。在血液离心环节,如果操作者忘记签名,就很难溯源并追究责任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医院的消毒供应、护理、药品配送、医疗垃圾跟踪、医疗监护等领域,但尚无在采供血和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报道。为此,我们应用RFID技术,开发研制了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解决监管不严、责任不清等问题,并对所有离心机的使用、维护及维修进行记录,对血液进行全程的电子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血液在离心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在血液离心机中放置有血袋,血袋上设置有射频标签,射频标签采用无线方式与离心机上的天线设备信号相连接,天线设备采用射频连接有阅读器,阅读器中设置有射频读取装置,阅读器与服务器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相连接。
进一步地,天线设备用来感应射频标签返回的数据,通过连接阅读设备,再通过与阅读器的配合使用将有效的数据提供给应用系统程序。
进一步地,阅读器是用来处理捕获到的标签信息并处理后返回到客户端,所采用的工作频率是超高频900MHz;阅读器装在箱体中,可背着挪动、也可以手提移动。
该装置中,包括应答器、阅读器、应用软件三部分组成,所述的设备包括有远距离全向天线、高性能中间件软件,全球编码唯一的耐超低温超高频射频电子标签。该装置实时监控血液在离心过程的所有记录,当贴有耐超低温超高频射频电子标签的血袋被此设备扫描时,可对血液的离心、及离心机的使用、维护、维修等信息进行自动记录,不需要人工操作记录。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引入超高频识别技术,对血液离心时进行管理,通过射频读取装置对血袋上贴的采血标签进行读取,记录每袋血是在哪个离心机上进行操作。并将血液离心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离心类型、离心人、设备号,离心类型、献血编号等进行全程电子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对血液全程寿命进行精细化、准确化、安全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监管不严、责任不清等长期困扰血液管理问题,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血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模块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该装置中,通过血液离心机射频监控装置系统,将采血电子标签贴在血袋上,然后将血液放进离心机后,启动射频读取装置读取血袋上的采血标签和人员身份卡,在此开始记录血液离心的开始时间、离心人、设备编号、离心类型等信息,同时记录使用离心机的使用记录,当血液离心结束后,记录血液的离心结束时间。天线设备主要是用来感应标签返回的数据。它通过连接阅读设备,天线再通过与阅读器的配合使用将有效的数据提供给应用系统程序。天线设备被封装成一个小巧便携的盒子里。阅读器主要是用来处理捕获到的标签信息并处理后返回到客户端。它采用的工作频率是超高频900MHz。阅读器装在专门的箱体里,可背着挪动、也可以手提移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因设备摆放而引起美观的问题,同时也能很好的防止因设备摆放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川;李鑫,未经田川;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