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0894.8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8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干;张大战;贺建勇;郝素函;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F28D1/047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于富斌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模块 式液硫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磺回收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液硫池的加热盘管。
背景技术
硫磺回收装置液硫池使用的加热盘管,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加热盘管固定在池底或者罐底的液硫池或者液硫罐,盘管管束水平并列分布置于池底,加热盘管(每组10根)由压板固定,压板由支架支撑,压板与池底用螺栓联接,盘管两端汇总于集合管,在集合管上竖直方向各引出一条管线,伸至液硫池顶板之上,用于蒸汽入口及回水出口,整个硫池只有一块顶板,用螺栓固定在液硫池上,安装之后不能随意拆装,液硫池多次出现加热盘管腐蚀泄漏的问题,而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在用液硫池加热盘管若发生腐蚀泄漏,无法进行拆卸、维修。液硫池所用的加热盘管为四组,每组加热盘管平行分布于液硫池内,与集合管的接口及引入集合管的蒸汽管线、集合管引出的回水管线接口均在液硫池内部被液硫覆盖,容易出现腐蚀泄漏问题,液硫池顶板为一整体,在装置运行期间无法对某一组泄漏加热盘管进行拆卸、维修补焊,只能将其切出,或者继续使用,切出盘管势必造成热源不足,液硫易凝固结块,无法抽至造粒设备进行造硫,给硫磺生产操作带来困难,原使用0.3MPa蒸汽即可满足加热条件,切出后为保证液硫温度及较好的流动性,必须改用1.0MPa蒸汽作为热源,增加了蒸汽投用量。1.0MPa蒸汽温度约为240℃,液硫在150℃左右时流动性最好,过高或者过低均会使液硫流动性变差,同时由于温度过高,使得液硫蒸汽挥发量过大,易发生自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若对泄漏盘管不采取措施,继续使用,首先造成蒸汽资源的浪费;其次,蒸汽窜入液硫介质中,在冬季容易造成液硫结块,不利生产;再次,若泄漏源较大,压力较高,则有可能连带硫池内液硫喷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但使用0.3MPa低压蒸汽也会存在液硫通过管线漏点进入蒸汽管线、污染蒸汽管线后路——凝结水系统的可能性,堵塞疏水阀降低疏水性能,而凝结水作为锅炉补充用水,一旦硫磺进入,凝结成块、堵塞管线,则会影响锅炉上水,将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液硫池盘管的缺点,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容易检修、加热效果良好、蒸汽成本低,装置安全隐患低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液硫池上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位于液硫池内的至少1个加热模块,即第一加热模块,在液硫池侧设置有液硫泵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模块为:在顶板的左上部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与蒸汽入口管相联通的左集合管,左集合管的下部与一组垂直的加热盘管的左端口相联通,顶板右上部沿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与回水出口管相联通的右集合管,右集合管下部与一组加热盘管的右端口联通,在一组U型加热盘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有管托的两块压板,管托的另一端设置在顶板上;其余的加热模块的结构与第一加热模块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管的截面形状为U形.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管管径为20~30cm。
本实用新型的单组加热盘管根数为10~15根。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液硫池内的至少1个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由一组U形加热盘管构成,加热盘管的焊缝及法兰接口全部移至硫池顶板上方,便于日常检维修时拆装,加热盘管为整根管,不易腐蚀、加热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容易检修、加热效果良好、蒸汽成本低等优点,可在炼油厂的液硫池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加热模块2的主视图。
图4是沿图3中C—C剖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加热模块式液硫池加热盘管由液硫池1、第一加热模块2、第二加热模块3、第三加热模块4、第四加热模块5、第五加热模块6、液硫泵区7、安装架8联接构成。
在液硫池1上设置有安装架8,安装架8上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5个加热模块位于液硫池1内,即从前到后依次为第一加热模块2、第二加热模块3、第三加热模块4、第四加热模块5、第五加热模块6,加热模块的具体个数应按照液硫池1体积以及液硫的体积来确定。在液硫池1侧设置有液硫泵区7,在液硫泵区7内有3个泵,用于输送液硫至造粒车间进行成型造粒,每个加热模块零件及其联接关系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水沟盖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红外线报警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