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0623.2 | 申请日: | 2014-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范金强;陈英娥;郭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扬锐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医用 设备 带上 行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医用设备带是将医疗气体终端、各类电器设备插座、照明或空调开空、电话或数据接口、床头灯等各种服务设施集成为一体。现有医用设备带通常置于病床床头墙壁,可有效利用墙壁空间,保证就医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由于它是固定在病床床头墙壁上的,当在医院病员增多,需要加床时,增多的床位上就没有医用设备带,这样就给病人的救治带来不便。同时,由于现有医用设备带的不易携带及不易固定性,当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在野外时,也不能在户外使用医用设备带进行救治工作。另外,现有的医用设备带中,高低压电气线路和供电管路混合铺设于一个腔内,电路与气路没有分离,高低压电路也没有分离,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医用设备带上的行走机构,其包括设备带本体,设备带本体的后面板上设有挂孔,设备带本体的一端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卡套、活动轴以及行走轮,卡套一端为卡口段另一端为螺纹段,卡口段上设有轴向的卡槽,卡槽包括一对相互对称的浅槽和一对相互对称的深槽;活动轴上设有一对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其一端用于连接行走轮另一端设有销孔;活动轴穿过卡套后利用开口销在活动轴与卡套间设置一弹簧;设备带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行走轮的收纳腔,收纳腔内壁上设有用于旋入卡套螺纹段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轴穿过卡套后利用开口销在活动轴与卡套间设置一弹簧,之后卡套的螺纹段旋入固定孔中,此时卡套的卡口段朝外,活动轴上的卡块与卡口段上的卡槽配合,向外拉动活动轴并旋转即可选择卡块是卡入深槽或浅槽。当本实用新型需要挂设在墙壁上时,将卡块卡入深槽中,此时行走轮收入收纳腔中,不会突出壳体进而带来不便;当本实用新型需要移动使用时,将卡块卡入浅槽中,此时行走轮伸出收纳腔,提供行走功能。
作为优选,挂孔为葫芦形,其开在一铁质挂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挂孔是设置在铁质挂片上的,这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在挂设时的强度,挂孔设计为葫芦形,这种形状大大方便了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挂设。
作为优选,设备带本体内设有空气过滤腔,空气过滤腔内设有风道,风道内设有过滤器和风机。
本实用新型上还可以设有空气净化装置,这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具备空气净化功能。
作为优选,行走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可以为万向轮,这方便了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医用设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面板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右面板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风道内过滤器的排布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溶菌酶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的医用设备带的内部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施的一种医用设备带,其包括设备带本体100,设备带本体100的后面板上设有铁质挂片210,挂片210上设有葫芦形的挂孔211,设备带本体100的右面板上设有行走轮130;设备带本体100内设有空气过滤腔330、设备腔340和储纳仓116。
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背面板设有挂孔211,右面板设有行走轮130,这使得本实施中提供的医用设备带能够选择是挂在墙上或是移动使用,大大提高了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适用性,使其能够用于多种医护环境,比如当临时需要加床或临时治疗时均可很好使用,也可以用于野外救灾的救护工作中。另外,挂孔211是设置在铁质挂片210上的,这保证了本实施例的一种医用设备带在挂设时的强度,挂孔211为葫芦形,这种形状大大方便了本实施例中医用设备带的挂设。
空气过滤腔330内设有风道310和水箱350,风道310内设有过滤器311、风机312和雾化装置370,雾化装置370经输水管道360与水箱350连接,风道310的进气口121和出气口122以及水箱350的进水口140均设在设备带本体100的上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扬锐医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扬锐医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