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0-6个月新生护形枕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0430.7 | 申请日: | 2014-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昌华 |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德镇***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 护形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是一种0-6个月新生护形枕。
背景技术
新生儿在以前的年代都被认为不需要枕头,但婴儿在生长过程中由于不良睡姿容易出现尖头、偏头及平头的现象,若不及时辅助更正过来,当婴儿头骨发育成熟就难以恢复正常的头型,很多家长有误区,不是不能用枕头,而是不能用高的枕头,目前市面上婴儿枕通常采用全棉布或者珊瑚绒制作枕头套,内部填充海绵作为枕芯,采用海绵作为填充物虽然可以使枕头具有良好的回弹性,但是海绵的透气性并不太好,而且海绵属于化工高分子材料,用于婴儿枕头既不符合婴儿健康要求,也不符合口益提高的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0-6个月新生护形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0-6个月新生护形枕,包括护形枕本体、粘合边、填充物和垫片,所述护形枕本体括枕套和填充物,所述枕套包括外层枕套和内层枕套,所述护形枕本体中心处设置一凹坑,所述护形枕本体底部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垫片包括左垫片和右垫片,所述左垫片和右垫片不同的两面各自设有魔术贴,所述填充物为3D直立棉,所述3D直立棉是一种环保型非织造立体材料,其材料为的三维立体构造的直立纤维网结构或蜂窝状纤维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层枕套采用生物磁性棉纤维保健布,内层枕套采用针织防螨汗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的的外形轮廓均为耳廓形状,且由内侧边向外侧边逐渐向上倾斜形成一上倾斜面,与上斜面对应的底面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3D直立棉上端面为弧面造型,3D直立棉最高处厚度为3mm,与新生儿的颈椎贴合处的厚度为1.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生儿的肌肤只有成人厚度的1/10,新生儿的身体汗腺还尚未发育,只能依靠头颈部出汗,所以使用生物磁性棉纤维保健布和针织防螨汗布更加透气和清爽,弧面造型的3D直立棉,3D直立棉最高处厚度为3mm,与新生儿的颈椎贴合处的厚度为1.7mm,让新生儿的头部自然贴合护形,并保护其颈椎发育;设置的左垫片可帮助新生儿的头部从左向中间矫正,右垫片可帮助新生儿的头部从右向中间矫正。
附图说明
图1为0-6个月新生护形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0-6个月新生护形枕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0-6个月新生护形枕中左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0-6个月新生护形枕中右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护形枕本体1、粘合边2、凹坑3、填充物4、魔术贴5、左垫片6、右垫片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0-6个月新生护形枕,包括护形枕本体1、粘合边2、填充物4和垫片,所述护形枕本体1包括枕套和填充物4,所述枕套包括外层枕套和内层枕套,所述外层枕套采用生物磁性棉纤维保健布,内层枕套采用针织防螨汗布,所述生物磁性棉纤维保健布包括生物磁性纤维20-30%,棉纤维20-30%,竹炭纤维10-20%、大豆纤维10-20%,纳米弹性体复合材料1-5%,骨胶原纤维1-5%,海藻纤维2-5%,木浆2-5%,此保健布吸湿排汗,透气性好、质地柔软,保健功能性强,所述护形枕本体1中心处设置一凹坑3,所述护形枕本体1底部两端设有魔术贴5,所述垫片包括左垫片6和右垫片7,所述左垫片6和右垫片7不同的两面各自设有魔术贴5,所述垫片的的外形轮廓均为耳廓形状,且由内侧边向外侧边逐渐向上倾斜形成一上倾斜面,与上斜面对应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填充物4为3D直立棉,所述3D直立棉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非织造立体材料,其材料如海绵状的三维立体构造的直立纤维网结构或蜂窝状纤维网结构,不同于传统非织造材料的平行纤维网结构,所述3D直立棉上端面为弧面造型,3D直立棉最高处厚度为3mm,与新生儿的颈椎贴合处的厚度为1.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昌华,未经刘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萃取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特效舞台用遮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