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上盖电磁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0380.2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3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李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08 | 分类号: | F24C15/08;F2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上 电磁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上盖电磁灶。
背景技术
目前,超薄电磁炉成为小型电磁炉的一个发展方向,许多厂家都开发出各种更薄的电磁炉。现阶段的电磁炉厚度可以小于二十五毫米,甚而小于20毫米。比如,现阶段有一种电磁灶,下盖隐藏与底壳内,面板粘接于上盖上。从侧面看,该种电磁灶的面板与底壳内依然存在间隙,影响外形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结构的无上盖电磁灶。使得电磁炉底壳与面板间不存在间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上盖电磁灶,包括底壳及设于所述底壳上侧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外边沿设有第一凸台及低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于所述第一凸台内侧且顶面设有打胶槽,所述面板与所述打胶槽间设有溢胶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案为; 于所述底壳外边沿形成凹槽,所述面板与所述底壳间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加强框,所述凹槽与所述加强框形成第二凸台,所述打胶槽设于所述加强框顶面。跳脱于现有的设计思路,当加强框与凹槽紧密配合后,加强框增加底壳边沿厚度,当底壳发生变形时,加强框对其进行支撑,防止底壳变形。采用本方案,使得电磁炉的外壳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案为: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形成至少两个第一卡扣,于所述加强框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卡扣匹配的第二卡扣。采用卡扣结构,防止加强框在凹槽内位移,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方案为:于所述凹槽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螺孔,于所述加强框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螺孔匹配的第二螺孔,于所述底壳内设有多个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及所述第二螺孔紧固所述加强框于所述底壳上。采用螺丝固定,在安装完成后,底壳与加强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此时底壳更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方案为:于所述底壳侧壁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加强框侧边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匹配的第二缺口。采用本方案,使得电磁炉内部电路可与外部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卡扣为中间设通孔的弹性片,所述第二卡扣前端为与所述通孔匹配的倒勾。采用该种卡接方式简便的弹性卡扣结构,便于电磁炉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方案为:于所述凹槽侧壁设有多个凸头,所述加强框侧壁设有与所述凸头匹配的凹口。采用本方案,防止加强框在凹槽内位移,更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优选方案为:于所述凹槽内表面设粘接所述加强框的胶水层,或,所述加强框为铝合金或ABS塑料。采用本方案,使得加强框与底壳的连接更为紧密。或采用刚性更强的材料,使得电磁炉的底壳更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优选方案为:所述溢胶间隙的厚度为0.1毫米至0.7毫米。在该范围内,粘接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优选方案为:所述溢胶间隙的厚度为0.3毫米。选用该高度差,使得粘接效果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打胶槽设于第二凸台上,面板直接安装于底壳上侧,通过打胶槽内胶水进行粘接固定。由于留有溢胶间隙,胶水固定后,形成的支撑层容纳于溢胶间隙中,面板与第一凸台间不会因支撑层的存在而存在间隙,从电磁炉外侧观察电磁炉,第一凸台与面板间严丝合缝,使得电磁炉的外形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亦可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整机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为面板与底壳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1加强框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底壳与加强框装配后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整机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1-电磁炉,201-面板,202-螺丝,203-加强框,204-底壳,205-凹槽,301-第二螺孔,302-第二缺口,303-凹口,401-第一缺口,501-打胶槽,502-凸头,503-弹性片,504-通孔,505-U形口;601-加强框顶面,602-底壳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PCB菲林片检测的AOI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投影仪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