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排水管道自动除结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8615.4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富;张斌;张学伦;张登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B08B9/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排水管道 自动 结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道除结晶结构,特别设计一种隧道排水管道自动除结晶结构。
背景技术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灰岩地区隧道排水管内的钙质结晶阻塞排水管,隧道排水管内钙质结晶现象主要存在于横向排水管中,从横向排水管末端开始结晶阻塞排水管。隧道穿过灰岩地区,因钙质结晶阻塞排水管,长期排水不通畅对隧道影响很大,在隧道外部水压不断增大,隧道支护结构的支护抗力也随之增大,当隧道支护结构开裂后,隧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漏水现象,对隧道的营运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就是灰岩地区结晶阻塞排水管造成隧道出现渗水漏水病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隧道排水结晶阻塞排水管的处理未研制出一种可行的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排水管道自动除结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除隧道排水管道结晶的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在排水管内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底座,在所述所述底座中部设置螺绞轴,所述螺绞轴沿排水管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螺绞轴上活动设置有受力片,在该受力片与底座之间设有弹性件,在所述受力片上设有支杆,在所述支杆的末端设有刷子,所述刷子与排水管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挡片及设置于挡片周围的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位于排水管同一截面上,且相互间成12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共两根,且互成180°。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地解决隧道排水管道结晶问题,进而减少了灰岩地区隧道的渗水漏水现象,效果好,成本低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及图2所示的隧道排水管道自动除结晶结构,包括排水管1,在排水管1内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挡片21及设置于挡片周围的第一固定杆22、第二固定杆23、第三固定杆24,所述第一固定杆22、第二固定杆23、第三固定杆24位于排水管1同一截面上,且相互间成120°夹角,在所述所述底座2中部的挡片21上设置螺绞轴3,所述螺绞轴3沿排水管1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螺绞轴3上活动设置有受力片4,在该受力片4与挡片21之间设有弹性件5,在所述受力片4上设有支杆6,所述支杆6共两根,且互成180°,在所述支杆6的末端设有刷子7,所述刷子7与排水管1内壁接触。
在使用时,排水管1内水压增大,弹性件5压缩量变大,刷子7螺旋式沿水流方向移动,清除整个排水管1内壁上所有方向的结晶附着,结晶清除后,水压变小,弹5恢复原有压缩量,刷子7又螺旋式恢复到原位置,这样刷子7在管道内自动的往复螺旋运动,即可除去隧道排水管道的结晶,效果好、成本低,适宜推广应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8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底板及巷帮移近量检测仪
- 下一篇:煤矿井下巷道渗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