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形态可变组合表演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937.7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9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方益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金根叶 |
地址: | 321015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态 可变 组合 表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形态可变组合表演茶器。
背景技术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茶道的表演也越来越多,而现有的表演茶器种类繁多,一个表演流程下来,往往需要十多种茶器甚至数十种茶器,过于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形态可变组合表演茶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多形态可变组合表演茶器,包括杯盖、主杯体主杯、杯托,主杯体主杯置于杯托上,杯盖盖于主杯体主杯上,;其要点在于其中,所述主杯体主杯包括粗滤杯、细滤杯、分茶杯,;所述的粗滤杯的杯身为中窄上下宽的筒形结构,粗滤杯的杯身上设置有管形杯嘴,杯嘴贯通杯体内腔,粗滤杯内套接有滤茶器,滤茶器上设置有若干粗滤孔,;所述的细滤杯的杯身为上窄中宽下窄的筒形结构,细滤杯的杯口设置有杯沿,杯沿低于细滤杯的杯口,细滤杯的杯身两侧各设置有杯耳,两处杯耳对称中间点的细滤杯一侧的杯沿上设置有若干细滤孔,细滤孔的直径小于粗滤孔,细滤孔一侧的杯沿和杯口上设置有贯通的出茶口,出茶口向杯口外侧凸出,;所述的分茶杯的杯身为直筒形结构,分茶杯的杯口设置有滤环,滤环低于分茶杯的杯口,分茶杯的杯身两侧各设置有杯耳,两处杯耳对称中间点的分茶杯一侧的滤杯环上设置有若干微滤孔,微滤孔的直径小于细滤孔的直径,微滤孔一侧的滤环和杯口上设置有贯通的引茶道,引茶道向杯口外侧凸出,且引茶道的长度比出茶口的长度要长。
作为优选,杯盖接触面直径与滤茶器上接触面、滤茶器下接触面、粗滤杯接触面的直径大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粗滤杯、细滤杯、分茶杯三者的底部规格一致,可实现三者使用的杯托可互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粗滤杯、细滤杯、分茶杯三者与杯盖接触面直径相同,用以实现三者使用的杯盖可互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杯托可以是茶碗,用以直接饮茶。
作为优选,所述的杯盖可盖于茶碗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杯盖上设置有透气孔,增加散热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茶器上的粗滤孔成线状排列,至少为四列,每一列均匀分布在滤茶器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用较少数量的茶器,只需要通过3种更换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即可实现茶道现需要12以上套杯器的表演,可实现装茶、高冲、盖沫、洗茶、洗杯、分杯,奉茶等茶道步骤。主杯体主杯上设置的杯耳起到隔热、散热、防烫的功能,采用三种口径的滤孔,使茶叶被过滤水更加清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分解图
图4是细滤杯俯视图
图5是分茶杯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杯盖;2、主杯体主杯;3、杯托;4、粗滤杯;5、细滤杯;6、分茶杯;7、杯嘴;8、滤茶器;9、粗滤孔;10、杯沿;11、杯耳;12、细滤孔;13、出茶口;14、滤环;15、微滤孔;16、引茶道;17、茶碗;18、杯盖接触面;19、滤茶器上接触面;20、滤茶器下接触面;21、粗滤杯接触面;2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古婺窑火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茶杯
- 下一篇:一种有隔间的可加热的冲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