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电热加油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887.2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文忠 |
主分类号: | B62K23/04 | 分类号: | B62K23/04;B62J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电热 加油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电热加油把手。
背景技术
摩托车加油把手是摩托车必备的零部件,其可以协助实施加油操作。现有的摩托车加油把手一般包括加油把套和套装在加油把套外的橡胶套,加油把套和橡胶套是光面接触,使用时,橡胶套与加油把套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现象,使用起来不方便,同时给行车带来了安全隐患。现有的摩托车加油把手通过设置在加油把套上的拉索孔内固定的拉索与油门连接,通过牵引拉索达到调整油门的目的,其在安装时对拉索长度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果拉索与设计长度稍有不合,就会影响加油把手的安装及使用,缺乏装配性和互换性。另外现有的摩托车加油把手没有自热功能,在冬天驾驶摩托车时,驾驶者的手会感觉很冷,虽然有手套防寒,但效果不理想,并且操作不方便,导致有些人只用一只手扶把手,影响驾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电热加油把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橡胶套与加油把套之间不容易打滑,安全系数高,增加了互换性,提高了装配性,并且具有自热功能,让驾驶者在寒冷的冬天使用也能舒适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电热加油把手,包括加油把套和套装在加油把套外的橡胶套,所述加油把套内侧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线圈槽和拉索孔,所述拉索孔为至少两个,所述加油把套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橡胶套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与凹槽配合的凸起,橡胶套的内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电热丝,还包括通过导线与电热丝连接的过热保护器、开关和蓄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拉索孔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凸台上下两侧,所述凹槽和凸起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套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油把套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橡胶套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套装时,凸起与凹槽相互配合使加油把套和橡胶套镶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加油把套和橡胶套之间结合的更紧密,有效防止行车过程中橡胶套打滑,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系数。设置有至少两个拉索孔,提高了把手对不同长度拉索的通用性,增加了互换性,提高了装配性,安装方便。橡胶套的内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电热丝,在冬天可以自发热,提高驾驶者握持的舒适度。电热丝通过蓄电池供电,由开关控制电热丝的通断电,当电热丝通电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过热保护器起作用,使电热丝断电,保证了驾驶者的安全。橡胶套外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方便驾驶者握持,避免打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油把套;2、橡胶套;3、凹槽;4、凸起;5、电热丝;6、环形凹槽;7、拉索孔;8、线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电热加油把手,包括加油把套1和套装在加油把套1外的橡胶套2,所述加油把套1内侧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线圈槽8和拉索孔7,所述拉索孔7为至少两个,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不同长度拉索的通用性。所述加油把套1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凹槽3,所述橡胶套2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与凹槽3配合的凸起4,套装时,凸起4与凹槽3相互配合使加油把套1和橡胶套2镶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加油把套1和橡胶套2之间结合的更紧密,有效防止行车过程中橡胶套2打滑,提高了摩托车的安全系数。橡胶套2的内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电热丝5,还包括通过导线与电热丝5连接的过热保护器、开关和蓄电池。电热丝5通过蓄电池供电,由开关控制电热丝5的通断电,当电热丝5通电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过热保护器起作用,使电热丝5断电,保证了驾驶者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拉索孔7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凸台上下两侧,所述凹槽3和凸起4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套2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6,方便驾驶者握持,避免打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文忠,未经林文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脚踏板
- 下一篇:基于分布式架构中端口或LSP的业务丢包率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