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容量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7357.8 | 申请日: | 2014-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厨房用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垃圾桶大多是用塑胶制作成桶形或其它形状的一个容器,用垃圾袋套在敞口的垃圾桶里盛装垃圾,待垃圾装满后,将垃圾袋从垃圾桶内提出后扔掉。
一般厨房只放一个垃圾桶,放多了既占地方,又增加污染的可能性。人们往往不能准确的判断需要垃圾桶的大小,因此在购买时经常会出现买大了或买小了的情况,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造成垃圾不够装或者垃圾桶太大占用空间的情况。
我们到市场买回的各种各样的蔬菜、食品等,都是塑料袋包装,蔬菜、食品等取出后,塑料包装袋直接扔掉非常可惜,也可以放在垃圾桶内盛装垃圾用,这在一般家庭中是非常习惯的,但是这些塑料包装袋长短不一致,大的塑料包装袋放在小的垃圾桶内,桶满之后就不能再放垃圾了,大的塑料包装袋没有发挥作用;而短小的塑料包装袋放在大的垃圾桶中,套在垃圾桶的上边缘后,因高度不够,塑料包装袋底部没有和垃圾桶底部相接触,一投放垃圾,塑料袋也会坠落到桶底或者断裂,垃圾袋口无法打开,投放垃圾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容量垃圾桶,应用于厨房中,可适用于装入不同容量的垃圾,适用于长短不同的塑料垃圾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变容量垃圾桶如图1所示,包括:外筒、内筒、支架组件、金属丝组件、转动机构(转轴、固定座、转轮)挡钉、止落圈、弹簧、上底板;在外筒的底部安装转动机构,支架组件由中间铰链在一起的2条杆件及4个滚轮架组成,每条杆件的下端通过滚轮架与外筒底部滑槽相接触,每条杆件的上端通过滚轮架与上底板的底部滑槽相接触,两条杆件下端靠近滚轮处,分别通过金属丝和转动机构的转轮相连接。
所述的内筒为一端封闭的圆筒形,高度约为外筒的一半,为减小内筒与外筒之间上下运动的么擦力以及使内筒在外筒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在内筒的外壁四周垂直方向均匀分布4条突起,突起的外缘与外筒内壁滑动接触,参看图2。
所述的外筒为一端封闭的圆筒形,在外筒的底部有两条导向槽,支架组件的滚轮架在导向槽内转动,外筒的底部还安装有转动机构,参看图3。
所述的滚轮架由套装在同一根轴上的两个可绕轴旋转的圆轮组成,轴的中部与杆件固定连接形成刚性结构,参看图3。
参看图4,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轴、固定座、转轮及挡圈,转轴一端弯成90度,穿过外筒的筒壁作为操作手柄,另一端穿过固定座及转轮与挡圈相连接,转轴可以相对固定座转动和轴向移动,相对转轮可以轴向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将操作手柄向外拔出时,挡圈和右侧固定座相接触,通过操作手柄可以带动转轮转动,将操作手柄推送回去,操作手柄被挡钉挡住,转轮被固定不能再旋转。
参看图3、图4,所述的金属丝组件,由两根韧性良好的金属丝组成,分别连接在转轮的两侧,每根金属丝的另一端分别和支架组的两条杆件下部相连接,通过转轴带动转轮转动时,金属丝缠绕在转轮上,拉动两条杆件带动滚轮在滑槽内移动,使得两条杆件向一起收拢,杆件另一端通过转轮将上底板向上托起。
所述的上底板位于外筒里面,直径较外筒内经小1厘米,下表面开有和外筒底部相同的两条导向槽,滚轮架可以在导向槽内转动,参看图5。
所述的支架在铰链处安装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外筒的底部,将支架始终拉向外筒的底部,参看图3。
所述的止落圈高度约15厘米,放在外筒底部阻止上底板继续下落,是上底板下落的最低位置,参看图6。
所述的挡钉固定在外筒下部,参看图4。
本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1、一种变容量垃圾桶结构合理,内筒上下运行平稳,操作简单。
2、内筒及上底板可随时拿下来,方便对该装置检查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的内筒外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支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上底板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止落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容量垃圾桶,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