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056.5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贺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林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抛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页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抛光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抛光机。
背景技术
片状式的金属工件如合页,在加工成型后,表面会有毛刺或刮痕,影响使用,因此需要抛光机对这种片状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机包括输送金属工件的输送机构以及对金属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抛光件和驱动抛光件运动的抛光驱动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和驱动输送带运动的的输送驱动机构;传统的抛光机是在输送机构将片状金属工件输送到位后,由抛光驱动机构驱动抛光件完成抛光动作,然后继续将片状金属工件输送到成品端;由于传统的抛光机只配置一个抛光件,在抛光时,容易有片状金属工件可能达不到实际的抛光效果,不同区域的片状金属工件的抛光效果不均匀等问题,就需要返工操作,降低了抛光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合页的尺寸通常较小,传统的抛光机难以有效固定并抛光合页金属片。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新型抛光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抛光合页,抛光效果较为均匀,工作效率较高的新型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抛光机,包括工作台、传送带、抛光机构、上料机构和卸料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相对移动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非磁性金属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面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工件厚度的2/3、并小于所述工件的厚度;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推送油缸、设置在推送油缸输出端的推杆、以及固定在推杆顶端的推料板,所述推送油缸用于推动所述推料板朝向所述传送带方向的运动;所述抛光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导轨、在导轨上相对滑动的滑块、以及驱动滑块运动的电机,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所述电磁铁朝向所述传送带顶面的运动;所述导轨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收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光电接近开关,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探测块,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用于探测所述探测块的接近状况,所述光电接近开关与所述推送油缸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依次设置在传送带运动方向上方的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所述第一抛光机构包括第一抛光件和驱动第一抛光件运动的第一抛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抛光机构包括第二抛光件和驱动第二抛光件运动的第二抛光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抛光件与传送带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抛光件与传送带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抛光件和第二抛光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并排设置有至少两列容置槽,所述上料机构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传送带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模具圈,所述模具圈的中部放置所述工件。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板包括垂直固定在推杆顶端的推板、以及垂直固定在推板上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推板上位于传送带运动方向的后侧。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适用于抛光合页,抛光效果较为均匀,工作效率较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抛光机,包括工作台1、传送带2、抛光机构3、上料机构4和卸料机构5,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相对移动的传送带2,传送带2为非磁性金属传送带,传送带2的顶面间隔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容置槽21,容置槽21的深度大于工件6厚度的2/3、并小于工件6的厚度;上料机构4包括推送油缸41、设置在推送油缸41输出端的推杆42、以及固定在推杆42顶端的推料板43,推送油缸41用于推动推料板43朝向传送带2方向的运动;抛光机构3设置在传送带2的上方;卸料机构5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导轨51、在导轨51上相对滑动的滑块52、以及驱动滑块运动的电机,滑块52上设置有气缸53,气缸53的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铁54,气缸53用于推动电磁铁54朝向传送带2顶面的运动;导轨51的外侧底部设置有收料箱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林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林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