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渗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6443.7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军;王飘扬;张浩云;龙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渗透系统。
背景技术
正渗透(FO)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膜技术,相较于其他渗透膜系统,其具有非常不同的要求和性能。与反渗透(RO)(一种压力驱动工艺)相比,FO是基于扩散的工艺并需要汲取液和原料液(该原料液将被浓缩)。在FO中,水从低浓度液体通过高选择性膜扩散至高浓度溶液,即,进入汲取液。但是传统正渗透系统中汲取液只是通过正渗透膜单向抽取原料液中的水,而不能双向抽取,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利CN201310322450公开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组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即存在正渗透组件中单位体积的汲取液与原料液接触面积小且单向抽取原料液中的水,由此产生了渗透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正渗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渗透系统,用于汲取原料液中的水以浓缩原料液,包括原料液池和与所述原料液池连通的正渗透装置,所述正渗透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设置有原料液入口、原料液出口、汲取液入口和汲取液出口;所述容器的内部设置有成对设置的正渗透膜,所述成对设置的正渗透膜之间形成供汲取液流通的密封空腔,所述密封空腔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汲取液入口和所述汲取液出口连通;所述原料液池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正渗透装置的原料液入口和原料液出口连通构成第一回路,所述汲取液入口和所述汲取液出口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汲取液池的出口和入口连通构成第二回路。
优选地,所述成对设置的正渗透膜与所述容器的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构造成围绕所述成对设置的正渗透膜的环形通道。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回路中的用以连通所述原料液池和正渗透装置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以及在所述第二回路中的用以连通所述汲取液池和容器的管路上,设置有传输泵。
优选地,所述传输泵设置于所述汲取液出口与所述汲取液池的入口之间的第一管路上,并且,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反渗透装置。
优选地,所述原料液池的出口设置在原料液池的顶部,所述原料液池的入口的位置低于所述原料液池的出口的位置并且所述原料液出口处具有过滤器,在所述原料液池的底部设置有废渣排出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正渗透装置内部成对设置的正渗透膜之间形成密封空腔,该密封空腔供汲取液贯穿流过,汲取液可以从两个相反的方向通过正渗透膜汲取膜外原料液中的水,与通过单层正渗透膜从单个方向进行正渗透相比,增大了汲取液与原料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幅地增加了正渗透的速率。
2、在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反渗透装置,用于浓缩正渗透后被稀释的汲取液,使汲取液保持在合适的渗透压,采用正渗透与反渗透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以使汲取液能够在正渗透装置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原料液中的水,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
3、原料液池的入口的位置低于所述原料液池的出口的位置,能够使从入口流入的浓度较高的原料液不与出口附近的浓度较低的原料液混合,并且使浓度较高的原料液中固体颗粒快速沉降,因此可保证浓度较低的原料液能够流入正渗透装置,与汲取液保持较大的渗透压差,提高正渗透效率;在所述原料液池的底部设置有废渣排出口,以保证原料液中的固体废渣能够被及时清理,并在原料液出口处设置过滤器来保证从原料液出口流出来的原料液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小于100微米,从而保证正渗透装置不被堵塞,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4、在正渗透装置中,原料液流动方向与汲取液流动方向相反,二者之间形成对流,有利于加快原料液中的水透过正渗透膜向汲取液扩散的速率。
附图说明
此后结合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描述实施方式,其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元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渗透系统的实施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渗透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该正渗透系统包括原料液池40和与原料液池连通的正渗透装置7,为了便于原料液中固体废渣的充分沉降,该原料液池40应当具有足够的深度来容纳沉淀物,并且该原料液池通过具有足够直径的管道与正渗透装置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