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浮托力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391.3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18 | 分类号: | E04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浮托力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池,特别涉及一种抗浮托力水池。
背景技术
在工程项目中,会经常遇到各种地下水池结构,其埋深一般都在2米以上,埋深较深的达到10米以上,水池长宽一般都在3米以上,较大型的水池长宽甚至达到几十米。对于水池结构,因其处于地下,所以池壁受到周围基土的压力作用和水池内液体的压力作用,对于有较浅地下水的地区,水池底板还受有地下水浮托力的作用,鉴于水池结构以上的受力特点,地下水池结构在设计上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对于有较浅地下水的地区,地下水浮托力往往很大,其结构设计方法通常采用配重法和锚杆法进行处理,个别采用加固地基法及反滤层法进行处理,但对于上述抗浮托力水池的做法,其造价一般都比较高,不甚经济。
另外水池在现场施工时一般都采用大开挖方法施工,其开挖施工除了在水池留出工作面之外,还需要进行一定坡度的开挖(一般1:1坡度放坡),水池池壁完工后,还需在池壁外侧进行基土回填,土方开挖换填量较大。并且对于有较浅地下水的地方,现场施工前还需要进行降水,降水费用也相当高。在空间限制的区域建设水池和建设较深的水池时,施工难度大。在常规设计的水池结构中,水池池壁因是在土方大开挖后支模浇注形成,其池壁比较光滑,基土回填后基土和池壁的摩阻力在常规设计中往往忽略不计。而实际正如一般摩擦桩一样,地下水池池壁如果和基土有很好的接触,其摩阻力不可小觑(其摩阻力一般足以不进行常规设计中的配重或锚杆处理等处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费用低、工期短的抗浮托力水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浮托力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面地下连续墙和水池底板,多面所述地下连续墙在水池池壁所在的位置设置并形成池壁结构,所述水池底板与多面地下连续墙浇筑形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为钢筋笼内外侧无模板浇筑而成的地下连续墙。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朝向池外一侧的墙面呈凹凸不平形状。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水池池壁的设计厚度。
进一步,在所述地下连续墙朝向池内一侧的墙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墙面光滑的墙面层。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在水平方向上向两侧延伸并长出水池设计尺寸。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的深度深于所述水池底板的深度。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两侧均长出水池设计尺寸0.5米至1米。
进一步,地下连续墙的深度深于水池底板1米至1.5米。
进一步,在所述地下连续墙和水池底板之间浇筑加强角。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浮托力水池,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地下连续墙最终成为水池池壁,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施工时池壁外侧无需挖土放坡,无需在池壁完工后土方回填,只需进行池内土方开挖,极大的减少了土方开挖工作量,并且有效节省回填费用和工期。
2、通过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池壁,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的阻止池壁外侧地下水的渗透,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进行降水工作,只需在池内土方开挖过程中进行排水即可,不仅节省了降水费用,还有效节省工期。
3、地下连续墙两侧均长出水池设计尺寸0.5米至1米,地下连续墙的深度深于水池底板1米至1.5米,使每面地下连续墙之间能够很好的连接固定,并且提高了池壁的防水、抗裂效果,提高了池壁的牢固性。
4、由于地下连续墙与外侧基土的接触面积大(墙面两侧均长出0.5米至1米,深度比设计深度深1米至1.5米);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外侧无模板,表面粗糙不平;地下连续墙外侧无需挖土,基土结实的三方面原因,池壁与外侧基土之间的摩阻力大,使水池无需额外配重就可以抵抗地下水的浮托力,不仅减少了额外配重所需的混凝土方量,而且有效节省工期。
5、由于池壁外侧无需挖土,本水池对周围邻近已建建筑的适应性好,可在已建建筑较密集的区域或施工场地狭小区域进行水池建设。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水池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水池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地下连续墙1,水池底板2,基土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