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XP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304.4 | 申请日: | 2014-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小平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xp 沉淀 法氨氮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主要使用于给排水行业中的含氨氮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由进水管、加药管、筒体、蜂窝填料、出水管及排泥管组成。在运行时产生的沉淀物结晶较小,处理效果的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在处理时加入磷酸盐作为处理药剂进行反应,造成处理出水中增加了大量的新的污染因子磷(《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中对磷含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该方法现阶段只能在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化处理前使用,从而大大制药了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在给排水行业中的使用。
由于化学沉淀法可以处理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尤其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且有很高的处理效率,同时具有沉淀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及处理后的沉淀物可以作为作物肥料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公认为是很有开发前景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但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可以在同一种设备中既能将水中的氨氮进行有效处理,又能将在处理时加入的磷含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处理装置。所以造成在给排水行业中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的使用范围较小的现实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拓宽化学沉淀法在给排水行业中氨氮废水处理方面的使用范围,解决现有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使用时沉淀物结晶小、及处理后出水中磷含量大量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在同一装置中既能将废水中氨氮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又能将处理后水中的磷含量进行控制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将氨氮处理和反应后剩余的磷的去除巧妙地结合在同一套装置中,在氨氮处理时将加入反应药剂后的废水的反应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进行反应,使反应后产生的结晶物粒径大大增加,从而保证了氨氮废水处理时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方法筒单、使用方便。与目前的处理设备相比可以在给排水处理工程中有氨氮处理要求的任何工艺段进行使用,为化学沉淀法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在给排水行业中氨氮处理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是这样实现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1(筒体)、2(进水管)、3(一级混和器)、4(加热管)、5(一级反应筒)、6(一级填料)、7(一级排气管)、8(一级溢流槽)、9(一级排渣管)、10(加药管1)、11(加药管2)、12(一二级连通管)、13(二级混和器)、14(二级反应筒)、15(二级填料)、16(二级排气管)、17(二级溢流槽)、18(二级出水管)、19(二级排渣管)、20(加药管3)。其特征在于2(进水管)设于1(筒体)的的中部;在2(进水管)上设置10(加药管1)、11(加药管2);3(一级混和器)设于1(筒体)的中央、下口高度为1(筒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4(加热管)设置于3(一级混和器)的外壁;5(一级反应筒)下口为开口,上口封闭,其上口设有7(一级排气管);6(一级填料)设于1(筒体)与5(一级反应筒)之间,其高度为0.86米;8(一级溢流槽)在1(筒体)的上部;12(一二级连通管)设于8(一级溢流槽)底部与13(二级混和器)之间;20(加药管3)设于12(一二级连通管)上;9(一级排渣管)设于1(筒体)的中部;13(二级混和器)设于1(筒体)的中央、下口高度为1(筒体)高度的六分之一处;14(二级反应筒)下口为开口,上口封闭,其上口设有16(二级排气管);15(二级填料)设于1(筒体)与14(二级反应筒)之间,其高度为0.86米;17(二级溢流槽)在1(筒体)的中部偏下0.5米处;18(二级出水管)设于17(二级溢流槽)底部;19(二级排渣管)设于1(筒体)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小平,未经高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RPL协议规避路由环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擦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