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加热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513.7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深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智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注塑行业的电磁加热控制器。
背景技术
注塑行业以往的电热丝加热装置因效率低下而被广泛采用的电磁加热装置所替代。然而,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是采用多个电磁控制板来分别控制注塑机上每一区加热区域,再加上一个大配电箱以同时供电,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组合电磁加热系统。虽然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系统相比传统的电热丝加热装置具有节能效果,预热速度也快;但因安装线圈及电磁控制板数量多,电磁干扰也比较大,接线比较复杂,给工程安装人员和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
另外,传统电磁加热系统绝大部分采用风冷方式为主电路板散热,这样造成配电箱不能密闭,比较多的散热口,内部必须安装风扇,外部的粉尘和杂物容易进入到电路板里面,对电路板损害非常大,减短电路板的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的这种电磁加热系统中的每一个控制板都有一组电源输入一组负载输出,还有控制方面的线路,线路比较多且复杂,对机箱的散热要求比较高,必须采用较大功率的风扇以辅助散热。
可见,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系统存在体积大,线路繁多,环境通风要求高,加之安装环境的机台周边设备又多,容易造成注塑机周边拥挤隐患增加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改进的电磁加热控制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更好的散热能力、及结构简单紧凑而便于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磁加热控制器,包括:一壳体、设置于该壳体上的一电源接口及多个线圈接口、设置于该壳体的面板上的一人机对话模块、及设置于该壳体内的一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一主控电路板、一多路功率开关板、一散热器;其中,该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的输入端与该电源接口电连接,该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的输出端与该主控电路板连接,该主控电路板还于该人机对话模块连接,该主控电路板的输出端口与该多路功率开关板的输入端连接,该多路功率开关板的输出端分别于该多个线圈接口电连接,该散热器贴附设置于该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控制器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实现,具有更小的体积、更好的散热能力、及结构简单紧凑而便于安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电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电磁加热控制器,包括:一壳体10、设置于该壳体10上的一电源接口20及多个线圈接口30、设置于该壳体10的面板上的一人机对话模块40、及设置于该壳体10内的一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50、一主控电路板60、一多路功率开关板70、一散热器80。该壳体10可由下壳体101和上壳体102组配而成,提供各部件的容置空间,且利于散热,优选采用金属材质构成,并在该下壳体101和上壳体102的相应位置开设供电源接口20、线圈接口30、人机对话模块40等安装设置的固定槽口。
其中,该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50的输入端与该电源接口20电连接,该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50的输出端与该主控电路板60连接,该主控电路板60还于该人机对话模块40连接,该主控电路板40的输出端口与该多路功率开关板70的输入端连接,该多路功率开关板70的多路输出端分别于该多个线圈接口30电连接,该散热器80贴附设置于该电源及电磁加热驱动板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智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智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炉炉底圆环形砌体砌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台车式电阻炉的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