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带单向气流出气管的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150.7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廖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允升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500 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单向 流出 气管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指电子烟带单向气流出气管的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电子香烟,主要用于戒烟和替代香烟。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跟感觉来。但是,现有的电子烟一般没有过滤装置,电子烟的烟油容易回流入烟杆,导致电池管造成短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045307.9,申请公布号为CN103099319A,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05月15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烟型外壳,该外壳后端开有抽吸口,所述外壳内的前、后部分别设置有电池盒电子雾化器,在外壳内还设有气流传感开关,所述外壳上与气流传感开关相应的位置开有气流入口,所述电池与电子雾化器之间设有防止电池电解液倒流的吸附层和、或密封层。该设计中吸附层虽然能起到阻止烟油倒流入电池杆中的目的,但这并不是该设计的主要目的,该吸附层主要是避免电池电解液倒流入电子雾化器中,且当烟油较多时,烟油仍然可以倒流入电池杆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电子烟带单向气流出气管的雾化器,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现有电子烟使用防止烟油倒流入烟杆的方法中存在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成本高、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电子烟带单向气流出气管的雾化器。
电子烟带单向气流出气管的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雾化芯、套管,雾化芯的上方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位于套管内,套管的直径大于出气管的直径,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密封罩,密封罩与套管内壁紧密接触,密封罩与出气管之间通过锥面连接,锥面上设置有与锥面相配合的密封球,雾化器主体竖直状态时密封球与锥面紧密接触,密封球与密封罩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密封罩顶部设置有气槽。
所述密封球为钢球,其直径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
所述密封罩的直径比密封球的直径大30丝到60丝。
所述气槽呈条状轴向位于密封罩顶部。
所述弹簧固定在密封罩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设计中仅仅使用了密封球、密封罩和弹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
2、密封球采用钢珠,且其直径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钢珠具备一定重量,不易被烟油吸附在密封罩上,在使用电子烟时,使用者吸气便可使钢珠上升,烟雾可以顺利上升,使用者不吸气时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钢珠与锥面紧密接触,阻断了烟油进入电池杆的通路,有效避免了烟油倒流引起电池管短路现象的发生。
3、本设计中密封罩的直径比密封球的直径大30丝到60丝,使得密封球在密封罩内的活动空间有限,使得密封球始终保持在锥面之上做竖直运动,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4、密封球与密封罩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固定在密封罩顶部,当电子烟平放或倒置时,由于弹簧的存在,弹簧产生的弹力顶住密封球,密封球仍然与锥面紧密接触,烟油被很好的阻断在电池杆外侧,有效避免了烟油倒流引起电池管短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零部件分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罩与密封球装配后的俯视图。
其中,雾化器主体1,雾化芯11,套管12,出气管13,密封罩2,锥面3,密封球4,弹簧5,气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意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3,电子烟带单向气流出气管的雾化器,包括雾化器主体1,所述雾化器主体1包括雾化芯11、套管12,雾化芯11的上方连接有出气管13,出气管13位于套管12内,套管12的直径大于出气管13的直径,所述套管12内设置有密封罩2,密封罩2与套管12内壁紧密接触,密封罩2与出气管13之间通过锥面3连接,锥面3上设置有与锥面3相配合的密封球4,雾化器主体1竖直状态时密封球4与锥面3紧密接触,密封球4与密封罩2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5,密封罩2顶部设置有气槽6。
所述密封球4为钢球,其直径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
所述密封罩2的直径比密封球4的直径大30丝到60丝。
所述气槽6呈条状轴向位于密封罩2顶部。
所述弹簧5固定在密封罩2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允升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允升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轮导向叶片冷气导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氯化汞尾气处理的花板式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