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馏塔再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029.4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庄浩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2 | 分类号: | B01D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馏塔 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馏塔再沸器。
背景技术
分馏再沸器是化工、石油、能源、动力、冶金等工业部门中应用相当广泛的料液分离设备。分馏塔与再沸器联合使用,再沸器作为一个能够交换热量,同时有汽化空间的一种特殊换热器,对进入的料液提供需汽化的能量。但是,传统的换热器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塔上经常需设置很多的接管作为各种管口,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分馏塔再沸器经常受水分冲刷,汽蚀和微量化学物质的腐蚀,管材与接管的焊缝处经常会出现渗漏,导致水和化工材料出现混合,生产工艺温度难以控制,致使生成其他产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等级,并且在后期维修过程中也费时费力,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分馏塔再沸器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馏塔再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分馏塔再沸器,包括塔段部分和塔顶部分,所述塔段部分包括塔段筒体和底部封头,所述底部封头和所述塔段筒体衔接处设置有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通过第一法兰与所述塔段筒体和所述底部封头安装,所述底部封头上开设有进料口,在所述塔段筒体的底部筒壁上开设有壳程排净口和凝液出口,所述塔段筒体的顶部筒壁上开设有壳程放空口和蒸汽进口,所述塔段筒体内部固定有换热管及多根定距管,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塔段筒体的中部位置,多块折流板平行架设在所述塔段筒体内壁和定距管之间,排布在所述筒体内壁的不同高度上,所述壳程排净口、凝液出口、壳程放空口和蒸汽进口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法兰、第二接管和补强圈,所述第二接管通过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塔段筒体外壁固定,并在所述塔段筒体与所述第二接管相连处设置有一圈补强圈,构成所述蒸汽进口的第二接管的底部还设置有防冲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塔顶部分包括塔顶筒体,所述塔顶筒体的上部采用平盖封顶,所述塔顶部分与所述塔段部分衔接处设置有第二管板,在所述塔顶筒体的筒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塔顶部分顶部的平盖上开设有管程放空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塔段部分的中部设置有一根定距管,沿所述塔段筒体内壁设置有多根定距管,所述折流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塔段筒体内壁上,所述折流板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塔段筒体中部的定距管上,定距管与所述塔段筒体内壁相连的那一端也固定在位于沿所述塔段筒体内壁设置的定距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距管的顶端均安装有通过螺母固定的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塔段筒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起到固定作用的下支座和上支座。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馏塔再沸器,料液从塔段部分底部的进料口进入,换热管为其中的料液提供交换的热量,从蒸汽进口也可充入蒸汽对塔体内进行热量补充。部分料液在塔段部分由液相转化为气相,被汽化的两相流在折流板中逐渐吸热上升,料液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相组分升入塔顶筒体内,经出料口出料,液相组分则掉回到塔底。由于静压差的作用,塔段部分的底部会不断从进料口补充被蒸发掉的那部分液体,液体在塔内底部再次沸腾,部分液体亦转化为气相组分。流入塔段部分底部的冷凝液通过凝液出口排出,塔内的所有液体可通过壳程排净口排出。在内部气压过大时,可通过壳程放空口和管程放空口将塔段部分和塔顶部分的气压放出,从而保证塔内的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有一种分馏塔再沸器,料液在塔内可实现分馏的作用。在管材与接管的焊接处采用补强圈对其加固,并且为了防止蒸汽进口处蒸汽对焊缝的冲击,还在蒸汽进口处设置一防冲挡板,对分馏塔再沸器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在此分馏塔再沸器上设置多个接口以保证其能正常工作并方便检修。此分馏塔再沸器相对于传统的分馏塔再沸器较强固,不易损坏,更利于企业的生产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馏塔再沸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塔顶部分,2-塔段部分,3-塔段筒体,4-底部封头,5-第一管板,6-第一法兰,7-换热管,8-定距管,9-折流板,10-第二法兰,11-第二接管,12-补强圈,13-防冲挡板,14-塔顶筒体,15-平盖,16-第二管板,17-拉杆,18-下支座,19-上支座;
a-壳程排净口,b-凝液出口,c-壳程放空口,d-蒸汽进口,e-出料口,f-管程放空口,g-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0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中药材的粉碎分级灭菌装置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用于大型雷蒙磨的组合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