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水泵导流壳自动射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026.0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伟;张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伟 |
主分类号: | B22C15/23 | 分类号: | B22C15/2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15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泵 导流 自动 射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芯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潜水泵导流壳自动射芯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潜水泵导流壳及泥垫的制造过程中,在翻砂这一环节上,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翻砂工艺,其中包括:装砂、夯实、刮平、抽翅、开模等多道工序,由此才能完成一个砂型的制作。而这其中的抽翅操作,需要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在砂型的制作过程中,操作工人需要在砂堆里进行不间断的体力劳作,工作环境差,体力消耗大,技术要求高。因此,这道工序上的操作工人的行业工资普遍高于其他工序上的行业工资,并且还一直在不断地提高,已经成为潜水泵生产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潜水泵导流壳自动射芯机,以解决现有潜水泵导流壳的砂型制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和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潜水泵导流壳自动射芯机,包括有:
机架,其上部装有用于连接存砂斗的立柱,其下部装有直立的导向柱,在所述导向柱上接有上座板和下座板;
存砂斗,活动连接在所述立柱上,通过砂斗气缸控制升降;在存砂斗中设有隔板,使上部内腔形成存砂腔、下部内腔形成吹砂腔;在所述隔板上开有漏砂口,通过封砂气缸对漏砂口进行启闭控制;在相对存砂腔的存砂斗侧壁上开有用于连通气源的吹气口;在存砂斗的底部接有吹砂管;
上模,安装在所述上座板的底面,其内腔面与潜水泵导流壳的外形相同,其顶面中心开有用于插接吹砂管的进砂口,其周边设有若干抽翅孔; 在每个所述抽翅孔中插接一个与潜水泵导流壳上的翅片形状相同的翅片板,每个所述翅片板的外沿连接在一个抽翅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抽翅气缸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上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上座板的顶面,用于将制成的型芯从所述上模的内腔中顶出;
下模,安装在所述下座板上,其外表面与潜水泵导流壳内腔面的形状相同;以及
下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下座板的底面,用于将制成的型芯从所述下模上顶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
储气筒,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面箱体内,为各工作气缸提供工作气源;
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面箱体内,用以加热射芯的砂料;以及
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面箱体内,用以调整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吹砂管上设置有可封堵吹砂口的截砂阀。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喷口冷却管,所述喷口冷却管的一端靠近所述吹砂管,所述喷口冷却管的另一端通过阀门与所述储气筒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潜水泵导流壳砂型的机械化制作,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降低总体制作成本,缓解潜水泵生产企业的经济压力,使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变为对机械设备的依靠,从而保证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
利用本自动射芯机生产潜水泵导流壳型芯,一台设备每两分钟即可生产一个,八小时可生产240个潜水泵导流壳型芯,自动化程度高,每个工人可操作四台自动射芯机,这样,每个工人每班的生产量就可达到800—900个,比原手工生产100个/班的产量和工作效率可提高八倍,由此缓解了潜水泵生产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依赖程度,一线操作工人也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不良的工作环境。另外,由本自动射芯机生产的潜水泵导流壳覆膜砂型在制作完成后无须绕制,总体生产成本也可相应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控器,2、气压表,3、触摸屏,4、按键开关,5、导向柱,6、上座板,7、储气筒,8、存砂斗,9、封砂气缸,10、吹气口,11、上顶出气缸,12、抽翅气缸,13、上模,14、下模,15、下顶出气缸,16、环模铜管,17、抽翅孔,18、喷口冷却管,19、立柱,20、截砂阀,22、下座板,23、砂斗气缸,24、吹砂管,25、翅片板,26、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26、存砂斗8、上模13、下模14、上顶出气缸11和下顶出气缸15等部分。机架26包括箱体和架体,箱体在左、架体在右,在箱体上部的一侧装有立柱19和砂斗气缸23,在存砂斗8的外侧壁上设有上下相对的连接臂,连接臂分别穿接在立柱19上,砂斗气缸23的活塞杆通过直角折弯的连杆与下部的连接臂相接,这样就可控制存砂斗8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伟,未经张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