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能效真空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4727.2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向龙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效 真空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真空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能效真空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青睐,太阳能热水器也因为其使用方便、稳定、高效而成为千家万户的选择。
目前常见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吸热元件是太阳能集热管或集热板,集热板由于自身结构是平板,热量散失较快。集热管热热量吸收率较高,因此目前国内常用的热水器大多采用集热管热水器。
太阳能集热管作为各种太阳能集热管热水器的重要部件,其热效率、吸热保温性能将直接影响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性和高效性。
目前的集热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真空层,在内管的外层均匀设置导热层,但由于集热管内无相关隔开导流结构设置,集热管在安装后,通常情况下集热管只有一面能接受阳光的照射,而另一面没能接受阳光的照射,这样在同一集热管内就混有上、下循环流动,形成上、下循环混为一体的微循环,从而导致循环的效率比较低,即集热效率比较低,这样就减少了集热管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将上、下循环分开,加快了循环速度,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高能效真空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能效真空管,其包括真空集热管和分隔片,该分隔片设置在所述真空集热管内,使该真空集热管的内腔上半部形成上独立循环腔,内腔的下半部形成与所述下独立循环腔,上、下独立循环腔的两端相连通,其它部位相隔开,实现将真空集热管内腔的上、下循环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集热管包括外玻璃管和设置在该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该内玻璃管与所述外玻璃管之间形成封闭的密封腔。设有密封腔,保温效率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分隔片为不锈钢片。该分隔片的中部呈弧形凸起状。该分隔片与所述内玻璃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硅胶条,起到使分隔片上下密封不漏水的作用。密封硅胶条的外侧面凸起,以适配内玻璃管的内表面,该密封硅胶条的内侧凹入形成一与所述分隔片相适配的卡位,以方便装配,且密封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玻璃管的外表面涂覆有吸热涂层,能有效提升吸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集热管内装有工质。该工质可以为水或防冻液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太阳光照射时,位于分隔片之上的工质吸收了太阳光能量后,因受热体积变大,密度变小自动上浮,产生上循环的力;而位于分隔片之下的工质因没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较低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下循环的力,在上循环力和下循环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按一定规律流动的自然循环,大大加快了循环速度,使工质较好地不断吸收太阳光热,从而提高吸热效率,太阳能利用率高,使热能的利用最大化,有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真空集热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效真空管,其包括真空集热管1和分隔片2,该分隔片2设置在所述真空集热管1内,使该真空集热管1的内腔上半部形成上独立循环腔11,内腔的下半部形成与所述下独立循环腔12,上独立循环腔11和下独立循环腔12的一端在真空集热管1内的头部相连通,而另一端通过总流道相连通,但其它部位通过分隔片2相隔开,实现将真空集热管1内腔的上、下循环分开。在所述真空集热管1内装有工质,该工质可以为水或防冻液等。
具体的,参见图2,所述真空集热管1包括外玻璃管13和设置在该外玻璃管13内的内玻璃管14,该内玻璃管14与所述外玻璃管13之间形成封闭的密封腔15。设有密封腔15,保温效率好。
为能提升吸热效率,还可以在所述内玻璃管14的外表面涂覆有吸热涂层16。该吸热涂层16的厚度优选8-25μm,可以是阳极氧化、镀黑格、镀蓝膜、涂太阳能专用油漆等。为能延长吸热涂层16的使用寿命,可以往密封腔15内填充有氮气,以延缓太阳能吸收涂层的衰减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向龙,未经吴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4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芯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漆间歇式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