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电缆快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932.7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杰 |
主分类号: | B65H75/40 | 分类号: | B65H75/40;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电缆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电线安装设备领域,具体为通信电缆快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矿上采煤工作面使用的通信电缆。电线直径比较粗,长度很长,每根缆线的总重量也很高,在入井前装车和升井后入库,一直采用人工输送装卸,用人很多,且操作工人的体力消耗会很大,采用人工装卸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需要多人同时操作,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便、移动平稳、快速,无需多人操作、安全可靠的通信电缆快装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通信电缆快装机,包括可移动底座和通过气动升降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上机架;在上机架上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与电机的电机轴传动相连,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上套装有驱动轮,驱动轮的圆周面上环绕地设有凹槽,驱动轮的上方设有沿左右方向能转动地的压辊,压辊辊面的下端与驱动轮圆周面的顶部相配合,压辊左端与沿左右方向设置在上机架上的压杆固定相连,压杆的另一端设有压块;在驱动轮的后侧的上机架上设有水平并列的托辊组;在所述上机架的底座内设有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行进电机、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驱动轴、第二行走轮、第二辅助行走轮、第二辅助行走轮、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并列设置,行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固定连接,第一同步轮经同步带与第二同步轮连接,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两侧的底座下端,第一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外侧与驱动轴的一端连接,驱动轴上串联连接第一行走轮、第二同步轮、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经第二轴承座外部与驱动轴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动升降机构包括气缸和在气缸上均匀分布的四个气动升降柱。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辊组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立托辊和右立托辊,左立托辊、右立托辊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与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辊组包括平行设置的左立托辊和右立托辊,左立托辊、右立托辊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与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辅助行走轮和第二辅助行走轮分别平行于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并设置在底座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半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取代了原有工人手工对通信电缆装卸的过程,由原来的多人操作改为单人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安全,节约了生产资源,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块,2-压杆,3-左立托辊,4-压辊组,5-右立托辊,6-减速器,7-电机,8-驱动轮,9-凹槽,10-气缸,11-上机架,12-底座,13-第一行走轮,14-第一轴承座,15-第二同步轮,16-行进电机,17-驱动轴,18-第二轴承座,19-第二行走轮,20-第二辅助行走轮,21-第一同步轮,22-第一辅助行走轮,23-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杰,未经刘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电梯控制器
- 下一篇:络筒设备循环式上油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